我们总是习惯混淆情绪和事实,最后,情绪变成了事实。
我爸是六零后,不太会电脑,经常被Excel搞得焦头烂额,又不会百度寻找解答。
遇到问题,他总是冲进我房间,要求我立刻解决,不管我当时正在做什么事,都必须立刻,马上,帮他解决问题,稍有怠慢,就是我“不耐烦”。他就会因此大发雷霆,无数次说出“你如果不能帮我姐解决问题,我要你做什么”,让我倍感受伤。
这里的事实是:我手头有工作,没能及时解决问题。
这里的情绪化的解读是:女儿一定是不耐烦。
事实并不是他想的那样,但情绪压倒了事实,让他发怒,最后伤到了我。
甚至有时候,我的确是不耐烦。但究竟是因为他过去伤害我,所以我才不情愿帮忙,的——还是因为不耐烦,所以才不帮忙。不耐烦是因,还是果,我很难分辨。
而且至今,我还经常为了自己是个“没用的东西”而自责。
直到刚才,我才有点明白,我标题里写的。
给自己一点点解脱,也是提醒自己不要这么做。当我们用情绪化的解读,一厢情愿,固执地、把别人的行为解读成恶意的——即使我们没有猜错,自己也会遍体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