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自清的了解完全是因为《背影》这篇回忆性的散文,但也仅限于此。
在此之前,我是完全没有印象的。
不过在看完《背影》的这些年间里,却时常想起这个人,想起这个人写的《背影》,以及相关的种种细节。
第一次阅读《背影》,那时候是读几年级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那时还处在一个懵懂的年龄。
所以,在一个思想还不太成熟的年纪里,去阅读这么一篇现在回想起来有种暖暖的感动的文章,体会并不深,触动也不大。
那时候也只是觉得这篇《背影》叙述的不过是一件离别愁绪;叙述的不过是父与子之间的“父爱”缅怀;叙述的不过是突显当时年代间的父子之间的情形……现在想来,感触却是大不相同了。
这些年,在外工作的日子偏多,在家的时日常常很短。于是,常常想起家,想念父母,想念家中的兄弟姊妹,想念家中的一切,回想,回忆,也回顾过往种种。
思绪偏多,感触颇深,千言无语,却不知怎么开口。
偶尔,脑海里常常蹦出来一两句话,没头没脑的,也不知道谁说的,还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大致内容却记得很清楚:
“你就站在这儿,不要走动。”
“我走了,到了那边报个平安。”
“不要紧,没事的!”
这些话每次都冒出的很突然,猝不及防,老叫我回想很久很久,可就是想不出来是谁说的。暗自猜测着,可能是父亲,又像是母亲,又像是长辈的嘱咐,却都始终不能确定究竟谁说过了这样的话。
想不通,也想不出来。
后来,渐渐忙碌了,这些问题也就搁置了下来,对此的好奇也淡了不少。
直到过了很久,后来在一个电台偶然听到《背影》的朗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之前的那些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嘱咐”,竟是出自这篇文章,原来我竟记得《背影》如此之久。
也许,这就是《背影》被称作经典,被传诵至今的原因吧。
(《背影》这篇文章)让人不知不觉融入其中,贴合生活,朴素,细腻,细节而感动,真挚而平凡,温暖且感伤。
再往后的日子里,我便时常翻阅起朱自清的散文,渐渐的读了《匆匆》,读了《荷塘月色》,也由此对《背影》有了更多的了解,对那个年代,对“那一辈人”有了更多一些感触,同时也对《背影》里所写的内容进行重新审视,思考。
短短一千多字,短短的一篇文章,出奇的我竟觉得厚重。
这一篇经得起思考,经得起考量,经得起推敲和回忆的文章,也是少数我至今还愿意花时间去理解去懂去体悟的散文。
以上,仅代表个人立场。
《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
叙述都是寻常小事,却又更像是一个成年人试着去解释当年的“隐藏”其中的“爱”的真谛,这是父爱,是亲情,是父与子之间的“默契”,是一种传承,缔结,更是愧疚当年的“小聪明”。
“买橘子”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只是这样的一件事,却诸多细节描写,换作平常,换作以往,“我”肯定都不会放在心上的吧?
只是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很多事一下子好像变了,变得不一样了。
准确的说,是父亲变了,家境变了,发生了诸多以往不曾在意的事(原文:“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家道中落。),而自己也要离家远去北京大学。
一下子,“家”变得不像家,哪里是“家”呢?也许,以往是亲人在哪,家就在哪?或许,以往是,父亲在哪,家就在哪?或是,家人和房子在哪,哪儿就是家?
现在看来,“家”更像是回忆里存在着,而现实中却找不到以往的家了。
这多像一个时代的缔结,“祖母死了”,“父亲老了”(“买橘子”的细节是否已说明了“我”所感知的“变化”,即“父亲老了,不如以前了”。),新的家又要开始了不是吗?轮到“我”了。
回忆是回头看,真正懂得却是很多年后。
之所以记得那么深刻,是不是那一年发生了诸多的事?是不是那一年自己开始慢慢的去关注起“父亲”来了?是不是那一年,“买橘子”的一瞬间“父亲”就老了?还是说,离别在即,总免不了一些父子之间的“嘱咐”?
在更小的时候,不懂事是一回儿事,那时候也确实担子还未落到自己的头上。那时候自己在忙什么呢?对祖母可曾有过多一分亲热和亲近?对死亡可曾有过更深刻的体悟?对未来可曾有过期望和规划?
一下子,就变了,祖母死了,家道中落,所有的担子慢慢的父亲担不起了,连“买橘子”这种“小事”父亲也做的不那么利落了,开始计较起“小费”来了,赋闲了,一切都变得艰难了,这是“老了吧”,还是在提醒“我”已经变“聪明”了?
因为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所以当我看懂了这些“当年的小事”我却依旧念念不忘当年的那个“背影”,这是一个“父亲”的背影,何尝不是一代人的背影,一个慢慢老了的背影,也是一个艰难和为“爱”去付出的背影。
文章一再强调“背影”,从侧面或直接提起,“背影”究竟赋予了怎样的情感呢?
从寻常角度说,是一种关注,是一种距离,是一种沉默,更是一份厚重的无言的亲近。
望其“项背”,何情何怀?
当年的我,可是意气风发的我,所以开始不理解,各种“小心思”不断,真是“聪明极了”,“难过”父亲的“冷静”(原文: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觉得他说话不漂亮,觉得他固执,觉得他唠叨,踌躇,缓慢,迂,……这些何尝不是当年的“我”所体悟不到的?
只是当年祖母死了,我的泪水出于什么呢?亲人逝世?还是家道中落?还是一片狼藉?还是觉得孤零?
那时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说出那样的话,安慰人的话,是消极还是积极?还是故作轻松?假装冷静呢?我况且是隔了一代人的“身份”,作为子女的“父亲”,他能真像表现的那么积极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里的“不必难过”又何须强调呢?又何自我安慰,天无绝人之路呢?
父亲是懂得的,他懂得隐藏,懂得安慰自己,也懂得接受和面对。
而当年的“我”所看到的,可曾想到更多呢?
“买橘子”,再三嘱咐,各种踌躇,各种笨拙,与其说“老了”不如说,学会在乎了。
“我”何尝不是父亲的子女,他(父亲)所能给的越来越少了,自己(父亲)的条件已经很差了。作为父子之间,开始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来自于(我的)不理解,不理解“变老”的过程,不理解“担子”的轻重,甚至是幼稚的,自以为是的,还太年轻了。
再回忆时,晶莹的泪光闪现,是懂了,学会理解了。
文章末尾处写道:“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文章末尾,与其说是解释,不如说是懂得了,学会理解,愿意去理解了。
所谓感动,一定是懂得为什么而感动。
《背影》一文初看,更像是缅怀过去的光阴,回忆当年的“买橘子”情景,仔细琢磨,却也不难发现,那些细节的深刻,背景的交代,以及无意间被“我”识破的“细节”,当年尽管不懂,但毕竟是血缘关系,毕竟是父子,离别在即,还是免不了感伤,而买橘子的艰难,是不忍还是感动?是愧疚(之前的“误解”)还是另一份想要保护(父亲)的心呢?再看被人群淹没的背影,何其普通的背影,承载多少年重担的背影,终于不那么独特,不那么高大,终于“矮”下去了。
文章里,“我”数次落泪,有感而生,触景生情,还是少年柔弱,不经世俗的稚子之心呢?然而这么多年过去,“我”再次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再次读到父亲的信,“我”还是忍不住“晶莹的泪光”,这次是因为懂了吗?理解了父亲信中的份量(原文: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还是知道“父亲”意味着什么了?我不得而知。
《背影》一文让我看到了很多,表面的,象征意义的,以及真情实感所流露的不加修饰的“父子”关系。
“父子”关系,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继往开来的创新,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进步,也是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
时代变化着,人也跟随着时代一起向前。
祖母死了,父亲老了,终于,到我长大了,儿女在成长着,这是一个普通的“家”,而一个国家正是千千万万个“家”组成,时代更替,一代换一代。年龄之间的代沟,情感和背景的不同,认知和见识的广博,各不相同。
“背影”更像是一个链接,缔结着亲情和时代,缔结着关怀和感动,缔结着沉默和理解,缔结着长大和变老,或死去。
文章结尾说:“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相见”(父子之间)本是寻常,“买橘子”更是寻常,某一天这“寻常”也变得艰难了,“背影”不再模糊了,而是深刻,刻骨铭心,变成了某种化身,某种符号。
父子之间(亲人之间),那些矛盾,那些冲突,那些不理解,那些过往的种种“叛逆”,该放下了,未来会更加美好,希望一家和睦,其乐融融。
这日子,终究是过一天少一天,对老人,对大人尤其深刻呢!
时光短暂,愿亲人安康,愿相伴到老,愿“伦理纲常”,“孝道”都有安放处。
——读《背影》有感
书上狐狸
2017年12月《爱有所爱》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