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自主思考力,有灵魂,也有感情;女人有野心,有天赋,也有美貌。我厌倦听到大家说,爱情就是女人的全部。”
———《小妇人》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有的人,即便迷失在这里,也不愿出来.....
或许在寻找一个答案!
12月8号下午,偶然看到一篇文章,听着音乐,泪流满面,当时第一个念头是来武功山,坚信是内心的指引。
到底是什么在限制我?
无论如何,我需要跨出舒适区,去追随内心的渴望,去真正行走,打破生存恐惧的限制。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出走。人在熟悉的环境待久了,生长会停滞,没有新鲜的能量流动起来,而未知与冒险,才是灵魂的终极渴求,是遇见自己的旅途。
12月10号上午,我匆忙收拾行李,带着一个小背包,买好车票,武功山旅游门票,直奔目的地。到武功山山脚下时,已将近傍晚六点。天色灰蒙蒙的,阴雨连绵,我在附近游荡了很久。很快天黑了,下雨的夜格外静谧,空气新鲜,不禁想起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我找到一个凉亭歇息,把吊床平铺在长凳上,躺下来,听着音乐,不去预设未来,一直待到了晚上九点。后来,对面饭店的阿姨朝我走过来,邀请我一起跳舞,热情地寒暄,招待我,我感受到一股暖流,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分外感动,一直到10点半左右,与她们告别。
夜深了,去哪里住呢?前面有个武功山国际青旅,看上去挺气派。于是,径直走过去,询问是否招义工,简要说明自己来意,可以帮忙写推文宣传。没想到,老板很爽快,邀请我坐下来详谈。对他第一印象是很有张力,喷薄欲出的力量感,体格健硕。
后来,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爱好,比如都喜欢户外,旅行,热爱自由,也曾被当作异类,是个不折不扣的文青,玩音乐,玩直播等,这或许是他破格收我做义工的原因吧,青旅文化是互帮互助,是志趣相投的人的聚落,愈发觉得亲近,回家的感觉!第一天晚上,便留宿在这里,心里踏实了点。
第二天匆忙吃完早餐,收拾背包,一个人赶往心心念念的武功山,满怀期待。山脚下的阿姨,劝我买了一根登山杖,说山路崎岖,我很庆幸听了她的话。行人见我一个人爬山,都热情地与我寒暄,嘱咐我注意安全,照顾好自己。一个人要走多远的路,才能抵达最终的自己。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两个字,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有趣的灵魂,选择独行。
来到登山入口,便觉得异常兴奋,山间弥漫着雾气,宛若置身仙境,令人心驰神往。
湿润的空气,满眼鲜亮的绿植,微凉的雨滴打在脸上,呼吸着山涧清新的氧气,身心放松。觉察头脑里的念头,身体的感受,会自动打嗝,排除病气,释放恐惧,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
忽然链接到惠心与他弟弟的和解,她弟弟心轮的开启,感受到内在生发的爱,令我羡慕感动。想到自己与弟弟,不禁大哭起来,像小孩子一样。越是亲近亲密的人,越是不知如何靠近,链接,让他明白自己,何况还有价值观的迥异,自己的前途前路尚未明晰,解释不清,于是,变成一种羁绊,限制。
爬到半山腰,有点累,便坐在湿润的沥青石阶上休息,听着我爱的音乐,悠闲自在,备受滋养,没有想着赶忙奔赴下个目的地,而是享受当下,聆听心的感受。
然后遇到几个老乡,相邀着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很快。原来我也可以很敞开,热情,会调侃,充满幽默感。
其中,一个男同伴很热情地帮我背包,我便同意了。没有什么比拒绝一份友好和善意更无情的了。后来,爬山过程中,发现他总是会等我,过分热情,身体上有些触碰,拉扯。我让他把背包给我,他执意不给,我心里不爽,便停下来,不走了,像小孩子质问父母,为什么要听他的。我觉察到自己对抗权威(父母)的模式出来了,这也是对自我界限的保护,创造了这样的实相。我只是观察着,没有任何评判,看见自己的那份倔强。他看我真得生气了,于是把背包给我了。
旅途中遇到很多专业背包客,驴友,世界很大,生活可以很精彩。当你真正看过世界,见过世面,就不会活在集体意识里,活成别人眼中完美的样子,读书,阅人,行路,是不断扩展、丰富自己生命体验的有效途径。
由于天色已晚,雾气很大,我们坐了一次索道,到达山顶。第一次走在悬崖峭壁上,白雾茫茫,云雾缭绕,仙气十足,不禁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何等奔放,洒脱,不羁!山上的雪松好美,沁人心脾!
寒冬,虽是枯枝朽木,残红败叶,却别有一番风情,于萧瑟中给人以冷静,深沉的思考,生命最终走向了从容,是极致的美,想起美学大师蒋勋说的“天地有大美”,“生命释放之后,便产生了美”。
远处的山峰连绵不绝,高耸矗立着,它的形态极富灵性,造化自然,令人心生敬畏,想起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何等雄伟巍峨,神奇壮丽!在大自然面前,人是何其渺小!
第二天早晨,到武功山金顶景区,美景尽收眼底,俯视着远处的群山,苍茫云海,日出,连绵曲折的栈道,离离原上草,所有攀登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绝美的景色!
中午在云中雾客栈晒了会太阳,用面包喂食小狗,很惬意。点了炒饭吃,吃着吃着,忽然眼中竟闪着泪花,似乎依然没有找到答案。与老板寒暄了几句,我说要从马蹄峰徒步下山,老板留给我联系方式,提醒我不要往九龙山方向走,有事情联系他。一个人如果从原生家庭里得不到爱,就会从其他的途径得到爱,宇宙总是平衡的。我似乎开始信任自己,信任自己的生命,接受且相信陌生人给予的善意与友好。
鲁迅曾说,“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我不喜欢走回头路,我误打误撞选择了一条未知的野路。且不说,景色实在秀美,吸引人,沿途而来的驴友三三两两,并非一个人没有。我异常兴奋,游走在悬崖绝壁间,云海翻腾,雾气弥漫,山间巨石,感觉自己是一个真正的攀登者,力量与勇气就在我体内,不需要向外去追逐。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徒步的乐趣,行走的力量。山路陡峭,蜿蜒曲折,必须集中全部的注意力,放在身体上,稍不留神,会陷入危险之中。于是行走变成一种动态的冥想,一场沉浸式的感官之旅。
我一路歇歇停停,沿着眼前的路走,走好脚下每一步,内心很安定,踏实。鲁迅先生说,“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有了路”,探索未知便分外迷人。每个人都会经历迷茫或黑暗的时期,记得路就在脚下,只需要走出去。想,都是在设限,行动才会有答案。
终于穿过层峦叠嶂的山峰,来到一片原生态的树林,路面是湿滑的,空气中混合着泥土和野草的气息。远处有一片幽深的竹林,青得发亮,太美了。我坐在一块巨石上休息,久久地凝视着,像一道屏障,时空之门。世界都安静了,整片山林,只有我一个人,享受这片刻的新鲜与自由,美妙极了。生活中,我们也曾有许多这样的瞬间,处于放空的状态,放松愉悦,其实是灵魂的突然造访,揭示着我们的本来。
天色晦暗,白雾濛濛,休息了一会,便动身启程。远处的山泉声泠泠作响,寂静的山林有了生气,给人以希望。一个人跋涉的旅途,虽有些寂寞,内心却很充盈,我很享受与自己在一起的时光。年轻时,以为爱情就像是两团火焰,彼此碰撞灼烧,死死纠缠,后来才明白,“情到浓时方转淡”,只不过是我们的爱成长升华了,不必惋惜。
终于快到山脚下了,沿路看见很多老人在捡垃圾,做清洁的工作,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水也快喝完了,筋疲力尽,一位身穿黄色衣服的中年男人,与我交谈,问我哪里来,要去哪,还给了我牛奶和水。然后,我跟着他的车去沈子村,一起吃饭,正好赶上志愿者团队活动聚餐。吃完饭,他便开车送我回武功山游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