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讲到要像一只墙上的苍蝇一样看待事件,也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时间的长河中,从而增加与事件或者问题之间的心理距离,将自己抽离,缓解痛苦。
但现实中,我们却往往无法逃避做自己。也就是说,“深入探索内心”的时候,我们仍然会迷路。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了关于如何与问题保持距离的一切,可有时候我们仍然会沉浸其中,脑中充斥着喋喋不休的杂念。
那么,这种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一节我们继续分享另一种方法,这就是:自我弱化。
“痛苦”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咱们中国人在遭遇重大的人生困境时,往往崇尚从自身找原因。但是,本书的作者,实验心理学家兼神经科学家伊桑·克罗斯却提出:内省非但无助于缓解痛苦,反而会加剧痛苦。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很多时候,深思熟虑的自我反省确实会让人做出明智、有利的选择,进而为自己带来积极的情绪。换句话说,“深入探索内心”是通往有活力、令人满意的生活的必经之路。
但是,伊桑·克罗斯认为内省会带来喋喋不休式的自我对话,这种自我对话因为充斥着周期性的负面想法与情绪,其实质是自我攻击,从而将内省变成诅咒而非祝福。
伊桑的这种观点在某些情形下是成立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内省式的自我对话是帮助人们平复情绪及整合创伤的过程。一般程度的痛苦经过几轮自我对话也就烟消云散了,但特别巨大的痛苦反而会因为自我对话而一遍又一遍重复在脑海中。这就相当于我们在持续不断地打击自己,否定自己,让自我丧失应对困境的勇气与能量。而这种一遍遍的负面轰炸,会影响我们的能力表现、对事情的判断、家庭幸福和身体状况。比如,当我们在工作上受挫,如果我们不断自我反省,就会被负面的评价淹没。之后,这种评价可能会继续延续甚至产生其他不好的联想。要知道,内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特别是自我方面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内省往往会与内心的批评者不期而遇。
那么,为什么内省会不断引发喋喋不休呢?
不可避免的思维杂念
喋喋不休其实是一些思维杂念。思维无时无刻都在,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我们却很难理解它。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你的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那么,有没有什么科学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改善思维方式呢?能不能控制或者调解我们的思维,不让一些负面的思维操控我们的人生呢?简而言之,我们能不能控制自己的思维?答案是:人们控制不了自己产生哪些思维,但是却能控制已经出现的思维。这意味着人们有能力掌握主动权,既可以选择沉浸在这些思维中,也可以选择与这些思维分离。而事实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思维是很多的。这就像我们无法掌控还没有发生的事,但是却可以选择积极应对已经发生的事。
有效控制思维,特别是对正向思维的强化,有很多益处,对于人们形成积极的情绪与积极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价值。在这其中,首要控制的就是一些思维杂念。
什么是思维杂念?就是针对一件事情的思考远远超过了需要考虑的各种条件之外的那些不必要、不合时宜又不恰当的“思考垃圾”。一项有趣的实验发现,当遇到问题时,参与实验的半数人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在胡思乱想:“为什么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别人会怎么看待我?”“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如果这件事没有发生该多好。”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些思维杂念,它们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我们本来可以拥有的更加美好的人生体验。它们会让我们分心,也容易让我们过度关注负面的信息,很容易影响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正常发挥。特别是在压力大的情况下,我们容易被这些思维杂念干扰,从而无法对眼下的问题进行冷静分析,更难以集中精力去解决应该解决的问题。
这些思维杂念还会影响我们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比如,孩子的教育问题,由于和伴侣在此方面存在诸多细节方面的观点差异,思维杂念会将这些细节放大成为观点矛盾,然后就可能将话题不自觉地引到夫妻关系上,进而可能由讨论变成争论,再到争吵。
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让我们从这些思维杂念中抽离出来,缓解痛苦呢?
自我弱化,把自己当做别人来看待
自我弱化就是非常好的方法之一。
什么是自我弱化呢?比如,直呼自己的名字,把自己当做别人去展开对话就是自我弱化的一种方式。这样做的效果是,当我们在脑海中说出自己的名字时,就会产生是在和别人说话的感觉,这会让我们在心理上立刻退了一步。突然间,就会觉得自己能够更客观地关注自身面临的困境了。
名字是第三人称,当我们使用第三人称取代“我”这个第一人称来和自己沟通时,我们就和自己抽离了,和不理性的情绪之间的距离也就扩大了。这等于将自我置于局外人的立场上,从而可以更加冷静、理性地面对眼下的问题。
著名的所罗门悖论指出,我们看待自己不像看待别人那样有距离感和洞察力。距离感和洞察力成反比,也就是说:情感距离越近,洞察力就越弱。反之,情感距离越远,洞察力就越强。这一点很好理解。比如当朋友因失恋而痛苦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很客观地去帮他们分析这段恋爱关系的利与弊。但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可能也会深陷其中,痛苦不已,无法解脱。当我们在进行自我对话时,用第三人称来扩大情感距离,人为制造疏离感,就可以获得更敏锐的洞察力,从而更容易找到缓解痛苦的方法。
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的运用,还可以判断一个孩子自我意识的发育情况。如果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还总是说:“王小虎不要这个。”,“王小虎饿了”,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孩子的自我意识相比于同龄人是发育滞后的。因为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的年龄规律,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完全能够用“我”这个第一人称来表达自己了。
放在成年人身上,用名字称呼自己就意味着自我意识的倒退,这相当于将自己当做他人,也就等于将自己的痛苦转移给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另一个人。从而帮助我们减轻痛苦。
除了第三人称,第二人称“你”也有类似的作用。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常常看到这样的情节,主人公经历了痛苦后对自己说:“你要坚强,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主人公说的这个“你”是第二人称,但实际上他是在说“我”。为什么要用“你”来指代“我”呢?这是为了拉开自我和痛苦间的距离。
在现实中,还有一个喜剧演员悖论也阐述了这样的观点。
我们往往会为某些喜剧演员在台上的表演 着迷,也常常认为这就是他现实中的样子。但实际上很多演员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苟言笑,和在台上判若两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实际上,演员在演出时,他们知道自己是在扮演另一个人,相当于“第三人称自我”,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所以,反而无所顾忌,可以尽情享受这个角色。但是,当他们回归现实生活,回归真正的自己的时候,就必须面对百分之百的“第一人称自我”了,于是就会有许多顾忌。
所以,通过运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来代替第一人称“我”,就可以将自己放在思维杂念的远处,与它对话,从而缓解痛苦,促进理性思考。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仪式感来缓解痛苦。所谓仪式感,就是一系列规范的、强制的动作或行为配合某种固定的场景或布置。比如结婚典礼、成人礼等等。当我们处于仪式中的时候,我们的行为会受到限制,这等于我们将对自我的掌控权转交给了仪式。换句话说,仪式中的“我”其实不是现实中的“我”,而只是“仪式中的我”。
可见,仪式感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我弱化的方式。
“吾日三省吾身”提倡的内省是专注于我们做这件事的出发点、由此产生的行为和所需要肩负的责任。因此,在内省的过程中,自我这一主角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如果你的“自我”足够强大,扛得住压力,担得起责任,内省确实是解决问题最彻底的途径。
但是,如果你的内心还不足以应对巨大痛苦,这时却要硬撑,反而会被一遍遍的自我否定所击垮。强化自我,给自己灌鸡汤、打鸡血,都不是最好的方法。在这样的情形下,需要做的不是急于内省,否定自己,而是抛开自我,把自己置于“别人”或是“旁观者”的角度,通过弱化自我找到柳暗花明的幸福彼岸。等到痛苦缓解、内心变得强大后,再来做内省,就能更好地提升自我了。
好了,今天的主要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给你留一道思考题:你在遇到困难时会出现哪些想法呢?欢迎把你的观点写到留言区。
我们下一节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