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一日,凉雨送爽:在三更雨中寻觅人生清凉

V240705.今天的你需要这些话,这篇文,这样的心情

2024-07-05—星期—农历五月三十—甲辰年庚午月庚午日

——宜:出行割蜜教牛马余事勿取

1.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赏析】: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

出自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词人选取了一幅歌楼上听雨的画面,展现出一时一地的片断场景,启人想象,使人从红烛映照、罗帐低垂等绮艳意象中,产生青春与欢乐的联想,透露出词人“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怀。

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赏析】: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出自宋代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此句语言清新隽永,写得形象而有深致,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用明媚的春光作衬,与词人的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杏花时节的蒙蒙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吹拂着脸庞的微风已感觉不到寒意,嫩绿的柳条随风舞动,格外轻飏。

出自宋代志南的《绝句》,诗人不从正面写花草树木,而是把春雨春风与杏花、杨柳结合,描写了濛濛细雨似有若无的情景,又暗表细雨滋润了云蒸霞蔚般的杏花,显得杏花更加娇妍。

4.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

昨天夜里三更时分,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好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出自宋代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此句用拟人化手法,说天公殷勤送来凉雨,却含有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感慨,透露着一股看透红尘的禅意,所谓“浮生”,正是诗人仕途失意,人生飘忽不定的真实感受,暗含着诗人抑郁消极的思想。

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赏析】:

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出自宋代周紫芝的《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词人化用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之句,以梧桐滴雨的声音表达别离之悲情,深刻地展示了词人内心的凄苦。

6.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

【赏析】:

微风吹拂,细雨蒙蒙,难怪春日的愁绪越发浓厚。

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赤枣子·风淅淅》,“淅淅”是象声词,形容风声,“纤纤”两字描画春雨的形态,春雨引发了词人心中的愁绪,流露出一种莫可名状的惆怅。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赏析】: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二首·其一》,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赏析】:

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因此霜也来得晚了,水中的荷叶早已凋残,只留了几片枯叶供人聆听雨珠滴响的声音。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此句描绘阴霾迷蒙的景象,“秋阴”“霜飞”渲染出迷蒙黯淡的氛围,“枯荷”又给人一种残败衰飒之感,诗人作为一个旅宿思友、永夜不寐的人,因聆听枯荷秋雨的清韵而略慰相思,稍解寂寥,别有一番情韵。

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

南朝遗留下的许多座古寺,如今有多少笼罩在这蒙胧烟雨之中。

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了含蓄深蕴的情思。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