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读本书】《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基本介绍】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作者【美】肯·布兰佳、保罗·梅耶、迪克·卢赫;译者刘祥亚;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5年3月出版,4.6万字。

肯·布兰佳,管理学家,畅销书作家和商业顾问,以《一分钟经理人》等著作闻名,被誉为情景领导理论创始人之一。

保罗·梅耶,企业家,先后创办了40多家公司,全球销售额超过20亿美元,1960年创建的成功激励机构主要致力于激励人们发挥潜能。

迪克·卢赫,演说家、培训师,肯·布兰佳公司资深顾问合伙人。

在本书中,作者沿用经典故事教育法,即通过一个情节简单、观点鲜明的商业故事,揭示了人们无法学以致用的主要原因;并从知识、态度、行为三个层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的难题。

【撷取摘要】

1.

人们没能学以致用的原因1:信息过载

·对于那些只接触过一次的信息,我们通常只能记住其中一小部分。

·我们应该少而精而非多而浅地去学习。

·要想掌握某件事,我们必须首先选择一些关键点,隔段时间就重复一下,让自己完全沉浸其中,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关键在于间隔性重复。

2.

人们没能学以致用的原因2:消极过滤

·由于在年少时并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和支持,所以我们开始对自己和其他人产生怀疑。

·自我怀疑让我们开始对所有的信息进行过滤,无论是从图书、录音带、录像、培训班,还是从谈话中获取的,在过滤的过程中,我们会犹豫不决,会封闭自己的观念,让自己带有先入之见,会带着批判的心态,甚至会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所有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

·消极思维会让我们:只能学到或利用自己接触到的一小部分信息;只能发挥自己的一小部分潜力;过早地拒绝大部分信息。

·积极、开放的心态最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它会引发我们的创造力和应变力,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灵感。

·我们必须设法敞开自己的心胸。每次接触新信息时,我们不要总是琢磨这些信息错在哪里,而应该成为绿灯思考者,积极发现其中的正确之处,并告诉自己:“我知道自己读到或听到的信息是有一定价值的,可它究竟在哪儿呢?”

·将封闭、消极的心态转变成开放而积极的心态并不是偶然事件。一旦下定决心要作出改变,你就需要制定一套清晰的策略,不断加强自己的新思维方式。

3.

人们没能学以致用的原因3:缺少跟进

·要想改变某个行为,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你需要指导、支持和问责。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时,你便可以制订一份出色的跟进计划,而这正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最关键所在。

·告知、演示、尝试、观察、表扬或修正是一种简单有力的跟进计划,它可以帮助那些可能的赢家变成真正的赢家。

·强调积极面可以大大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进行纠正之前,一定要对学习者的进步提出表扬,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学习者就应当能够进行自我表扬或者是自我纠正。

·在消除知行差距时,一对一的会谈和外部电话培训也非常有帮助。

【写在最后】

1.

此次阅读中最大的感受是:人们应该少而精地学习,而不是多而浅地接触大量信息。

不断接触新信息,偶尔参加一些研讨班,或者只读一遍书,这些都只会让我们养成迅速遗忘的习惯。这些都只是让我们在训练自己获取信息,而不是学以致用。

正确的做法则恰恰相反。要想掌握一样东西,我们必须完全沉浸其中,直到将其完全吸收。我们必须慢慢地咀嚼、消化,直到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比如,读书。有效读书三步法:一是阅读时坚持记笔记。二是在24小时之内重读笔记,总结那些让自己“啊哈”一声的东西。三是把学到的知识讲给别人听。

2.

在此次阅读中,我对“重复”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作者说,信息过量、消极过滤及后劲不足,是人们无法学习致用的主要原因。而重复是克服所有知行差距的三个问题的关键。

在这里,'重复'不是不间断地反复,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再重复。间隔性重复是一种学习技巧,也叫行为条件学习或内部强化。诚如作者所说,“当你第二、第三次读一本书,或参加一个研讨班时,你并不只是在重复第一次时做的事情。”

而在此书中,作者还进一步地提出"62%的观念在被人接受之前,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那就是呈现"、"呈现6次似乎正是间隔性重复的秘诀"。

为什么要呈现6次?因为经过6次接触,人们的态度大体会从拒绝到吸收。①拒绝。“我之所以拒绝它,是因为它跟我之前的想法冲突”。→②抵制。“嗯,我明白了,但我还是无法接受“。→③部分接受。“我同意这个想法,但是在应用时还是会有所保留”。→④完全接受。“你知道,这个想法跟我的想法完全一样”。→⑤部分吸收。“我想我今天就会应用这个想法。太棒了!”→⑥完全吸收。“我昨天就已经把这个想法告诉我的一位销售人员了。跟你说句大实话吧,这想法现在是我的了。”

3.

此次阅读中,最让我深思的是:如何从一个消极思考者变成了一个积极思考者?

一是启动可能性思维。比如,养成这样一个追问自己的习惯,“我知道自己读到或听到的东西有价值,是什么呢?”

二是启动绿灯思维。每当听到一件事时,第一反应应该是‘我怎么才能用到它?如果能学会这个,我会有怎样的收获?”。在绿灯思维过后,也可以启动黄灯思维。但在给出任何消极反馈之前,一定要首先给出积极的反馈。

三是强调积极面。比如,注意团队成员做对了什么,而不是犯了什么错。及时给予积极反馈和正面强化,不要等到完全做对一件事之后才去表扬他们。

4.

此次阅读中,最让我触动的是书中这么一句话:

“在培训行业,我们经常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组织培训。但事实上,我们还需要投入10倍的时间在培训结束之后进行跟进。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帮助人们从新手成长为大师的导师和教练”。

做为培训者,我们要进一步完善跟进学习系统,:向他说明→做给他看→让他尝试→观察他的做法→表扬他的进步或纠正→向他说明→.......通过至少三次以上的“我做你看”、“你做我看”,对新手进行反复训练,来跟进落地培训成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