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游学总结(一)

一,最大的收获:

一个跪着的人形灯架

请允许我没记住这个文物真实的名字,因为打动我的也并不是它的名字。它让我看到自己总喜欢给事物赋予一些“负向意义”。我先是看见那个人的辛苦,跪着的没有尊严以及卑微,还可能很羞辱。可是当我有觉察地看它。我收到的是自在,喜悦与付出后的满足。这是个灯架,它在使用期间一定照亮了很多人!我再一次通过它加深了ABC法则。一件事不论如何定义,它都是它,要学会给它正向的或者说让你舒服的定义。它就是让你舒服和开心满足的那件事。

二,最美的收获

磁片表面的高倍显微

在瓷器展厅有一个体验,就是用很多很多倍的显微镜去看磁片的表面。如上图,很多气泡,有的还有杂质。或者没有变化而直接烧坏的黑色点点。

它日常大小的样子

这就是那个机器的大概呈现。我就是拍的这个瓷片。我个人很喜欢。也很像我,基本上没呈现啥杂质和缺点。可是我知道,我对自己是不满意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不敢去拍别的,有黑湫湫点点的。不记录不代表不存在。就算是那些小气泡,也是不被所有人接纳的,我在那里观看时,就听到有人说真丑。原来是这样的,真难看。可是当我们去结合磁的烧制过程,一般要窑烧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的。其中包括物理学,力学,气学等等很多学科。还存在不可控因素等等等等。这就是我们成长的一辈子啊,所谓的创伤,痛苦,不满足,不如意……都是那些小泡泡,小点点……

磁工艺品

可是当我们接纳这一切时,它们都是我们成为一件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工艺品的一部分啊!!!

三,最自在的收获

镇馆之宝莲鹤方壶

2000多年前,一朵盛开的莲花和展翅的仙鹤舞动春秋,诗意飞扬。时至今日,方壶依旧莲瓣舒放,鹤鸣九皋,诉说中华文脉永续传承。郭沫若最终将其定名。“莲鹤方壶是青铜时代承上启下的绝代珍品,尤其是壶盖所展现的清新自由、生动活泼的意境,一改商周时代青铜器装饰工艺肃穆刻板的风格,由威严变得奇巧,传达了一种新的生活观念与艺术观念,是活跃升腾的精神力量的体现。正如郭沫若先生在其《新郑古器之一二考核》一文中描写的:此鹤初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睨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做更高更远之飞翔。

从我的角度,我看到的是创新,与很多青铜器展品相比,它真的体现出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对于创新的付出。打破自己,创新也许也是自我成长最快最有效的方式。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