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没有用?
读书不等于学习
大量重复信息对成长毫无意义。大多数人在阅读完之后没有任何留存。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思考。
碎片--信息--洞见--智慧
碎片:零散的知识
信息:整块的知识
洞见:在每块或者相邻知识碎片之间产生的闪光、见解、观点
智慧:洞见与洞见之间成体系的知识
大多数人无法形成灵感之间的联系,于是无法形成真正的智慧。
产生连接的唯一方式就是写作。怎么读好一本书,让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有用。读好书,读经典书籍;写作输出。
第二讲 先有碎片:找到阅读的火花
碎片化学习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常见的特征:时间碎片化;知识内容碎片化
碎片化的原因:手机作为信息终端的出现,便捷的同时让每个人可以随时被打扰;海量信息碎片涌现,有价值的信息夹杂在碎片中。
碎片化是时代的进步。
总结归纳:案例
第一类:感知、思考、记忆的内容
第二类:对当前认知进行监控的内容(认知的认知)
积累碎片
读书的时候需要记录两件事:
1、读书的时候直接得到的信息。这种信息可以是书中的摘录、观点、论述、灵光一现的思考。
2、读书的时候感知到的信息。这种信息是对1的感知,也是思考的过程、联想到的事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
康奈尔笔记法。
左边(提示栏):主题。提炼归纳,观点
右边(主栏):上课、读书的内容
下面(思考栏):自己的听课意见、经验体会之类
第三讲 建立外脑:有框架地建立阅读笔记系统
第四讲 知识模块:把重要的只是串起来
把知识从已形成的框架中剥离出来,炼化成一个个随时可以取用的知识模块。
1、提出问题三角形
2、读书,列出你从书中得到的与问题有关的16个关键词,平均写在三角形两侧。
关键点:(1)书中。关键词一定要是书中所得,不能是自己原来的刻板印象,不能是自己的臆想创造。(2)与问题有关。罗列的关键词一定要是与问题相关的,不能是无关紧要的关键词。
3、把关键词精简到三个。敢于取舍。去除无关和不够重要的关键词。
4、针对每个关键词进行阐述解释,试着回答问题,结合已经有的外脑补充完。
本书的笔记系统+自己原本的知识体系
进行索引,把所有的知识内容联系到一起
索引式--标签式
第五讲 重建框架:把你的思考写下来
没有写作就没有思考。
记忆力好分为两种,一种是记得快(存储),另一种是记起快(提起)
增加记忆的必要难度。
读书笔记怎么写?把之前的思考火花拿出来
收集碎片:找到知识碎片
组建框架:按照经典书籍的体系搭建框架,把知识碎片整合,获得整段的信息
聚合知识:不同的碎片连线碰撞,得到洞见
读书笔记:加粗连线,得到智慧
读书笔记的具体写法:
1、理解:找出理解最深的三个知识模块,各自记录自己的感悟,字数不用太多,一两百字即可。
2、连接:试着对这三个知识模块进行连接,可以并列、堆积、组合。
3、加粗:通过思维把三个模块之间的连线加粗。
强化预测框架,新信息加入旧框架
4、记录:通过罗列证据,把问题的提出、加粗的过程和最后结论形成文字记录下来。
文章结构:
(1)问题的提出:提出论点相关问题
(2)思考过程:列举三个模块的论据和论证
(3)解决问题:放出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