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围有很多博士生,我总喜欢习惯性的问他们为什么要读博?所得到的答案不一,有的是出于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热爱,有的是出于不想面对社会的逃避心态,有的是想完成当老师的愿望等等,但今天遇到的一个人,完完全全出于获取某些经济利益而想读博。
下午,为了写论文projet,去了学校附近的图书馆,在那里偶遇了多年未见的老同学,所以就一起坐下聊了很久。我们聊了最近的生活,聊了未来的设想等等。老同学来巴黎8年多,他说在巴黎待的时间太久了,就特别想换个环境,所以他去年申请了英国的学校,去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就是传说中“努力的富二代”的代表金刻羽当教授的那个学校。虽然对于他说的话,我是半信半疑的,但是见到老同学,我还是选择当了一个忠实的听众,听着他诉说伦敦的经历,听着他诉说他对未来的打算。
老同学没有太大的变化,做事情都是从“利益”出发,而他也从来没有忌讳这一点,而是很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生活准则。如今他刚从伦敦回到巴黎,也准备申请某专业的博士,可是为了能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他准备申请德国或者其他欧洲国家的博士。听着他聊那些如何做对未来找工作更有利益,如何做才能拿到某些学校的offer等等,做所有事情的前提都是为了以后能挣更多的钱。不得不说我被惊讶到了。因为第一次有人在我面前如此正大光明的谈用“学术”来挣钱这个话题。
在以前我遇到的人中,似乎大家埋头做学问的多,而很少有人用如此功利的心态来读书。但是,我内心深处又相信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想着在以后的日子里,用这些文凭挣得更多的名声和利益,只是没有一个人如此直白的说出来,除了他。
我没有资格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来说我这个老同学不单纯的学术态度,也不能因为他的利益观而指责他坏了学术圈的氛围。虽然心里觉得这样的人是不应该留在学术圈的,但我却没有资格对任何人做出这样一个评判。我虽然口口声声的说是为了兴趣而做研究,可是我难道一点私心也没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兴趣是我做学术研究的初衷,若说真没有其他私心,这是不可能的。
和老同学一番交流后,虽然我觉得我们的价值观完全不一样,或者说我不认同他的很多观点,但是又不得不说某些方面他看问题很精准。他从一个国际视野的角度提出若是以后要在学术圈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和国际接轨,而不是呆在小小的法语圈或者中文圈里。作为老同学,他给了我很多建议,诸如以后尽量用英语写作,并尽可能的给学术杂志用英语发表论文,申请去其他国家做交换生等等,我感激他对我的诚实和好意,但也因为他对待学术的态度让我不敢和他走的太近。今天的交流不得不说我收获了很多,思惟也打开了一些,不再只想着眼前的事情,而是开始考虑更远的将来。
当一个人做学问时,他应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有自己的标准,不管是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还是出于其他原因,首先要做的就是真真正正的去做研究。做学术并不是为了拿到那一纸文凭,而是要真正做出有价值的东西出来。可惜,现在有价值的学术作品实在太少太少,更多的是垃圾。但即使做出来的东西可能对他人没有作用,也绝对不能做一个沽名钓誉之人,通过学术的名义来进行圈钱的实质。一旦进了所谓的学术圈,那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是要有的。我总是希望所有做学术研究的人都能踏踏实实做研究,但从我老同学身上,我看到了更多的真实,不管我是否承认,学术很多时候是和利益挂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