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了解到一些问题,从学生那里,从老师那里,从家长那里。
这是成年人的一种焦虑,也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打击。
一位学生,语文考了120单科第一,开心得不得了,跟家长分享,家长告诉她的是:
不要骄傲!不是还没考130吗?
学生周五放学要回家,满心欢喜坐在车上,家长一句:“你这次考试考得不好,怎么回事?”把想要分享班级的趣事一下子给堵了回去。
上次数学考了97分,这次考了94分,说,你骄傲了吧?又退步了!
数学错题太多,原来10道题错7道,这次错5道,满心欢喜拿着卷子签字,说,“怎么又错5道?”
学生情绪不好,老师建议关注心理,怕有一些问题,得到的是“他心理强大得很,他不会抑郁,你看他只要不谈学习就天天开心的那个鬼样子”
我发现了一个现象,有些家长似乎看不得孩子开心。
比如,他考得不好,看起来回到家像没有什么事情一点不着急的样子;
比如,他题错得有些多,还在跟着搞笑视频一起呵呵地笑一点不在乎的样子;
比如,这周因为作业不合格被点名批评两次,回到家在饭桌上还一副乐呵呵说“菜好吃”的心大得什么都能装下就是装不了学习的一点不在意的样子;
有时,我想,孩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犯错的孩子或是成绩不好的孩子应该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应该长着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这样看起来才像是在努力地和困难相对抗。
还应该有一种万事不开心的样子,最好是因为难题茶不思饭不想,这样看起来才像是你在卯足劲和自己死磕。
最好还要装出一副回到原始类,只与书对望,“见外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的书痴样子,这样看起来好像是“一心只读有用书,不辞长做成功人。”
开心了,松弛了,你就是不认真,没反思,不努力。
你凭什么就不能考得好一些呢!
你看你小学的同学原来不如你,这次他考得就比你多几分!
你看你老师发的做得好的同学的作业,同样分数,你看你的字写得,就没谁谁的好!
有时看你认真刷网课,按时完成作业,也挺认真,但成绩为什么还不能拔尖呢!
我发现,这个时代的孩子们太难了。
不仅要超越自我,还得怎样装得除了学习与外界任何事物都有仇恨的样子。
你还不能看起来很开心,要不然,你会被贴上“骄傲了,是吧”的傲慢标签。
你的起点成绩不能太高,如果这次考了80,下次考79或是78,你就是退步,结果?
可能你要有上各种补习班的命运了!
当然,你不能抱屈,题难?时间不够用?那别的孩子怎么能做完?别的孩子不是考得比你好?
你还想休息?你以为我不想,我花那么多钱,为了什么?还不都是为了你?哼,还不是为了你?
有位政治家曾开玩笑说,不打孩子比让世界上没有战争还要难。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在教育孩子无效或低效时产生打孩子的冲动。
“不打不成器”“挫折教育”“狼爸虎妈”“不严厉他就不会长记性”之类的教育或是古训,人人耳熟能详。
严厉、苛责的教育方式似乎很受宠,以为这样就能打造出一个自律上进的孩子。
还有,在很多父母看来,所谓有意义的事情,无非就是孩子学业上的事情,但你从对学生调查的结果来看,孩子非常不希望父母跟他们谈学业功课方面的话题。
对于孩子而言,他最喜欢的还是那些令他惊讶、新奇的事情。
如果父母在孩子谈论“好玩的”事情时反应冷淡,甚至指责孩子总谈些“没意义”的事情,他很快就会不愿意再跟你交谈。
今天的父母们活得太苦、太累了。
所以当孩子那么开心的时候,不自觉地对孩子的那种“没来由”的开心产生怀疑。
凡事只看结果,很容易做出盖棺定论式的判断。
尝试、成长,是通过失败吸取经验的。
而看不见这一过程,只求结果,是反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