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0R听书,你爱哪一种?

阅读软件的广泛应用,让阅读更便利,读书不再局限于“看”。“听书”,用耳朵代替眼睛,解放了两眼和双手,环境不受限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你可以端坐书案闭目凝神地听,也可以一边做事一边听。在寒冷冬日里,那些边健身边听书的人自然是勤奋者,躺在温暖被窝里听书的人,也应该称之为好学者。

有声阅读,语速可以选择,或快或慢,悉听尊便。还可以选择男声、女生、童声,听书,让阅读变得轻松活泼起来,同时又让眼睛有时间得到休息,利于保护视力。正所谓: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在快节奏生活的背景下,人们难得有大段的时间坐下来读书,有声阅读因为具有移动性、伴随性特点,可以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从而增加阅读量。有报道说,在喜马拉雅FM平台上,目前有声书活跃用户每天听书时长达到3个小时。

于我而言,“听”只能作为“看”的辅助方式。一方面,学者研究证实:人从外部世界获得的信息中,由眼睛获得的约占80%;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所谓读书,除了学生时代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之外,其余都是“看”书。

从未读过的书,如果先去听,总觉得不得要领,甚至过耳既忘。反过来,看过之后再去听,就是复习,是巩固。我读书,常常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入戏太深,反而不能深刻地领悟作品的主旨。现在,能够把读过的文字变成声音听一遍,把自我从书中抽离出来,让思维与书中的思想保持一点点距离,常常会有新的感悟。

听书软件虽有“智能”,说到底只是个工具。听工具读书,偶尔会遇到哭笑不得的情景。

近日在听《我读:梁文道的开卷八分钟》,其中有一篇《WhiteTiger——杨宪益:白虎星照世》写到:“杨先生说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曾梦到有只白虎扑怀而来”。

读出来的却是:“杨先生说他出生的时候,母亲/曾(zeng)梦到/有只白虎扑怀而来”。可见,这个读书软件还是有点智能的,它猜测“母亲”之后应该是一个人名,叫“曾(zeng)梦到”。令人哑然失笑。

还有一句:“(杨宪益)与英国妻子戴乃迭合译过《红楼梦》、《离骚》、《史记》等经典名著。”

听到的语音是这样读的:(杨宪益)与英国妻子/ 戴乃迭合/译过《红楼梦》/《离骚》/《史记》等经典名著。”生生地又造出来一个名字。

另一句:“这个孩子就是俞大维[149]与一个德国女音乐教师生下的私生子杨和[150]”,它这样读:“这个孩子就是俞大维149与一个德国女音乐教师生下/的私生子杨/和150”,前一个停顿是因为翻页,后一个就有点莫名其妙。

这也是我为什么认为听不如读的缘故,听不足信。听与看相结合,才是我的完美读书之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是美术课的第二周,亲爱的不能赖床的,你看迟到了一点吧,老师已经开始讲课了。下次,不可以这样了啊! ...
    婷Amy阅读 114评论 0 0
  • 今晚刷朋友圈的时候,看见儿子幼儿园老师转发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某个儿童乐园突然停业不给退款,好几百人维权的...
    cecilia_af01阅读 1,066评论 0 0
  • 112――289页 主要讲的是:隋朝的事。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好段:隋炀帝当上皇帝后,不再安心于...
    曲颍阅读 12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