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清清
自从我开始给九岁的女儿咪咪每天写一小段欣赏日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这期间,发生了不少趣事。
1、关于要不要继续写下去
有天,我问咪咪:“咪咪,你有没有每天都看妈妈给你写的欣赏日记啊?”“有时看,有时不看。”咪咪头也没抬,继续沉浸在她的漫画书中。
我内心挺失落的:我这天天坚持写,你还偶尔才看一眼啊!“那我还要不要继续写下去?看起来我写了你都不太想看?”我故意试探道。
“你想写就写呗,不想写就不写。写或者不写,是你的自由。看或者不看,是我的自由。如果你一直写,那我肯定就会一直看下去。”
简短的一段回复,真是太有人生智慧了。这句话将“什么是你的事、什么是我的事”拎得真清!
回到我写欣赏日记的初心,是为了每天都欣赏她做得好的一点,从而让她更多地感受到妈妈的爱和温暖,让她对自己有更多的自信心,促进她的良性循环。
这是我想做的事情,而她看或不看,的确不应该影响我。所以,继续坚持写下去。
2、关于欣赏日记中的自言自语
这天,咪咪看到我正在认真地写欣赏日记,一本正经地告诉我:“妈妈,我发现你很喜欢自言自语耶。”“有吗?”我边问边翻看过往的日记。
“有啊,你经常在本子上写:是不是?对不对?可不可以?这些就是在自言自语啊,你在自问自答。”我仔细翻看了一下,的确有一些这种表达。
我觉察到平时我和她沟通时,也经常用这种语言。这些语言的表达,使用起来会让人感觉被尊重。看来,当刻意用一种语音用多了,真的就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自然而然地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