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质量 ·
读书求质不求量,读得多不一定读得懂,那怎么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数量,关键在于一个词——专注。
有没有发现,当你专注地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比左顾右盼效率更高。读书也一样。
首先你要保证自己在每个固定的周期里有一大块专注的时间,抛开所有工作、娱乐、社交、消遣,让自己专心阅读,哪怕每天只有10分钟也可以。
其次在出行的时候,尤其是飞机上或高铁上,要抓住这种不受打扰的时间段,专注在阅读这件事上,这时候的阅读效率远远比平时高出几倍,我以前视频里提到过,我有很多书都是在飞机上看完的。以前视频中就有提到这一本。
另外,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听觉,早晚洗漱护肤的时候,开车或者坐地铁的时候,做饭或打扫家务的时候,可以听有声书,每次可能只听十几分钟,但你会发现听书远远比看书的速度要快很多。
· 书单选择 ·
既然说有效读完50本书,也就是说读的书必须有用,能提升自己,不能烂书充数,接下来说很关键的一点:怎样列书单?
首先,你要选出至少12本一直想读但读不下去的名著,放进你的“听书清单”。每个月至少攻克一本,这能磨练我们思维对于书籍的“耐受性”,因为听觉是强行地将信息灌输到我们意识中,被动地接受新的知识,这要远远比你主动获取来得更快。而且“被动阅读”形式如果习惯了,就会形成阅读惯性,你慢慢会发觉很少有什么书是你不能接受的。
第二步,要根据你的工作、学习或个人需求找到12本能提升个人能力的书,这种书不能随便选,一定要根据你的自身情况,去选择行业里认可的书籍,或者说专业性很强的书,你要确保自己每个月能死磕它,并且从这里得到确切的干货。这样的书不一定每天都读,可以每周安排2-3天,抽出大块的专注的时间,让自己沉浸阅读或学习。这样的安排能保证阅读的仪式感,也能保证自己有足够多的弹性时间。
第三步,你要选择12本由短篇文章组成的书,放在床头,可以是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集都可以,每个月读1本,每一本的篇幅平均分布在每个星期里,再分布到每个星期的具体某些天中。这样每天睡前可以读1-3篇,大概不到10分钟就可以完成。
第四步,选择14本通俗的读物,或者畅销书,可以是纸质的,也可以是有声书,这一部分作为个人的喜好,不必给自己太大压力,只需要在日常空闲时间作为消遣娱乐的工具。每个月读完1-2本即可。
· 读书误区 ·
大多数人没有读书习惯的人,都会在开始阅读的前期不可避免地走进以下误区:
误区一:读书太细致
不是所有书都必须逐字逐句地读完,只有我们上文提到的专业性的、学术性的书籍需要读得细致一些,要耐心地做笔记。其它类型的书,可以不用过分地消耗时间。甚至很多小说一带而过就可以,我们又不是写小说的,也不是影视行业做编剧,除非你对这个有额外的爱好。
误区二:盲目列书单
不要盲目地过早地为自己选择书单,很多人想到要制定读书计划,就会在年初或年底,把一年的把所有书都列出来,生活是瞬息万变的,你不知道明天世界的风向是怎样的,所以布局书单,建议按月份制定,每月选4-5本书,有名著、有专业书籍、有通俗读物、有短小易读的小品文,基本就差不多了。
误区三:时间太紧张
不要把给自己太大压力,尤其是在阅读计划实施的前期,尽可能留出弹性时间,慢慢给自己增加阅读任务,循序渐进地让自己逐渐适应阅读的习惯。
以上是我这些年来在读书这件事上收获的一点点小经验,分享给每个想要改变自己的人,2025年,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