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余华悲痛油然而生;再读余华深刻理解苦难”。这是我读完余华的多部作品后的感受。时隔8年,《文城》终于降生。
《文城》讲述的是一个叫林祥福的北方男人遇到了一个叫小美的南方女人。“一见杨过误终身”,当林祥福遇到小美后,便解读了一眼万年。
一天夜里,一男一女来到林祥福家里短暂落脚,男人叫阿强,女人叫小美。阿强说,他是小美的表哥,林祥福热情地招待了他们,也是从那时起,小美住进了林祥福的心里。
可单纯的林祥福没有想到,号称小美表哥的阿强,竟然是小美的丈夫。原来,小美与林祥福的相遇、相爱,都是一场有意的安排。
小美第一次离开林祥福时,偷偷拿走林祥福的财产。按照与阿强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顺利碰面,正当两人决定拿着钱财打道回府时,发现小美怀孕了,孩子是林祥福的。
一向顺良的小美,这次大胆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先回到林祥福身边,把孩子生下来。因为,她觉得这是她能给林祥福唯一的弥补。
当林祥福再次拥有小美,而且小美还怀了自己的孩子,他没有埋怨、没有怀疑,坚信这就是失而复得,更加爱护小美。
“装睡的人,永远叫不醒”。当小美生下女儿后,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离开了林祥福。尽管她内心充满了对林祥福的愧疚,充满了对女儿的挂念。她还是走了。
小美走后,寻找小美,成了林祥福此生的执念。她只知道小美是从“文城”而来,那里的人穿着木鞋。
林祥福一路南下,直到他到了一个地方,这里的人操着和小美一样的口音,脚上穿着和小美一样的木鞋,林祥福觉得,这里就是文城。
他一身厚重的棉衣,怀里抱着女儿,在凛冽的寒风中四处打听着小美。后来,他得知这里不叫文城,而是溪镇。而他永远都不会知道,没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虽然这里叫溪镇,林祥福还是相信小美就是来自这里。他在这里落脚,结识了重情重义的陈永良,两人如同手足一般,同甘共苦。
他还认识了正气凛然的顾益民,后来军阀混战,土匪泛滥,溪镇霎时危机四伏,人们颠沛流离。顾益民被土匪掳走,并施加残酷暴刑。
为了“赎回”顾益民,林祥福以身试险,只身闯入匪巢。不幸而言中,林祥福在和土匪博弈之时,惨遭杀害。
溪镇的故事,没有因林福祥的离开而终止。而小美,也未能在他有生之年再遇到。溪镇的确是小美所说的“文城”,而“文城”只是一个谎言。
林祥福的故事结束了,小说在最后的部分,交代了小美的过往和余生。小美的确在溪镇,她带着对女儿的牵挂与愧疚,温顺地过活着。
后来,小美冻死在一场浩大的祭拜仪式中。自此,她纠结复杂的一生,彻底画上了句点。
《文城》不同于余华以往的作品,以往的作品,犹如落地生根般朴实厚重,直击心灵,掷地有声。而《文城》多了一丝飘渺的情愫,魂牵梦绕般,渗透到灵魂。
刀光血影,鲜血染红了溪镇,他走过小美的足迹,但始终没有找到“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