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书记黄强到省委值班室调研并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强调,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以严细实作风抓好各项工作。走访慰问是凝心聚力的桥梁,是传递温暖的媒介,是密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项“暖心举措”。广大年轻党员干部要深刻学习领悟走访慰问的意义,坚持“倾真心”谋划、“注真情”慰问、“出真招”解困,推动走访慰问取得实效、深入人心。
“倾真心”谋划,化“备课力度”为“慰问准度”,做好走访慰问“前言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走访慰问贵在精准、重在用心。广大年轻党员干部只有扛起责任、真心谋划、细心部署,才能有效提高走访慰问的“精准度”,确保达到“慰问一人、温暖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广大年轻党员干部开展走访慰问前,要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工作原则,通过查询系统资料、深入基层调查、侧面了解等方式全面排查慰问人员基本情况,综合研判确定重点慰问名单。对于生活困难群体,要切实排忧解难,既要送上必要生活物资又要开展专项帮扶,对于老党员、老干部,要用心沟通交流,传递党的关怀与鼓励,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注真情”慰问,换“真情实意”为“民声民意”,做好走访慰问“正义篇”。“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走访慰问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暖心工程”。通过真情流露、关怀至微,全身心融入群众生活,才能真正触动群众的心灵深处,让这份温暖深入人心。广大年轻党员干部在走访慰问过程中,要怀揣一颗炽热真心,放下架子、放低姿态,坐在炕头、走进厨房,真正融入群众生活,要掌握“语言艺术”,用“土话方言”拉进距离,多聊群众关心的话题,在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中找群众的“急难愁盼”、及时整理成“问题台账”,让走访慰问既“沉下去”又“带上来”。真正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群众心坎上。
“出真招”解难,变“问题清单”为“幸福账单”,做好走访慰问“后续篇”。走访慰问,最终目的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绝不能“一走了之”“走过就放”,必须紧盯问题诉求,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广大年轻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真招实措把走访慰问带回来的问题诉求切实解决好。针对收集的问题,不论大小、不分轻重,要全部分类梳理,解决措施和完成时限。做到问题解决不彻底不放手,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为困难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善,推动走访慰问取得实效。
走访慰问不仅要将关怀、温暖和政策“送下去”,还要将群众的真经验、好做法、活思路“带回来”。把问需与问计相结合,解难与定策相结合,盯紧薄弱环节,固底板、补短板同向发力,把群众所思所望所急的“问号”,变为所做所为所成的“句号”写好走访慰问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