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穷人面临着哪些风险?
书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穷人是赤脚的对冲基金经理。意思是说,穷人就像对冲基金经理一样——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风险,而唯一的不同点就在于二者的收入水平。
说的难听一点,就是说穷人操的心不比基金经理少,挣得的钱与基金经理相比却是云泥之别。投资领域里“高风险,高收益”的说法并不适用于这种情况。
穷人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风险。这些风险不仅限于收入或食品,健康问题也是风险的一个主要来源。此外,还有政治暴动、犯罪及腐败问题。也就是说,他们的风险不仅有个人和家庭的风险,外部社会环境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穷人不仅过着风险更大的生活,而且同样一场灾难,可能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
首先,对于手头不宽裕的人来说,消减消费是极为痛苦的。如果一个不太穷的家庭需要削减消费,可能少吃点儿肉就过去了。但对于穷人来说,大大削减收入可能就意味着要减少必要的开销。
其次,如果今天收入与明天收入的关系S形,这个监听就会踏上永久贫穷之路。
另外,面临风险时的心理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会大大降低人们渡过难关所需的自控力。他们似乎都不具备振作起来、从头再来的心理素质。
02
穷人怎样应对这些风险呢?
第一种方法,在面临工资或收入下降时,穷人的一个自然反应就是,增加工作量。但这种做法有时是自欺欺人的。如果时局不好(例如一场旱灾或成本价格上涨),所有穷人都想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他们会相互竞争,导致工资水平的进一步下降。
第二种方法,通过业务多元化来缩小风险范围。投资理财上有一个观点,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同一个篮子。穷人也是这样做的,不同只处在于,穷人选择了多样化的活动而不是金融工具。比如,一个家庭会涉足多种职业。如果一项活动赔了钱,其他活动还能让他们维持生计。
第三种方法,保守经营。比如,固守传统,不去耕作新型农作物,这样可以省下买新种子的很多钱。
第四种方法,用婚姻作为一种分散大家庭的“风险组合”的方式。比如,一个女人婚后搬到婆家所在的村庄,在遇到麻烦时,两个家族可以寻求对方的帮助。
第五种方法,村民互相帮助,渡过难关。这种方法必须基于熟人社会的关系网中。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都要知根知底,之所以帮助别人,是因为日后可能也需要别人的帮助。这实际是一种非正式的保险,当然保障的范围、程度都很有限,还面临着很大的道德风险。
03
为什么没有为穷人提供服务的保险公司?
任何形式的正式保险在穷人当中都很少见。医疗险、坏天气险,还有牲畜死亡险,这些都是富裕国家农民生活中的标准保险产品,而在发展中国家则多多少少是欠缺的。
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及大型基金会投资了数亿美元,鼓励穷人参与投保。但这种专门针对穷人的保险的提供存在很多难处。在贫穷的国家较为突出,他们很难对保险公司进行有效管理,也很难对被保险人实行监督。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欺诈行为在这里出现的概率更高。
04
穷人为什么不想买保险?
穷人保险市场上,供给是不足的,投保的需求同样也很低。
其中一个可能原因是,政府破坏了这一市场。穷人更依赖于政府的事后兜底保障行为。既然在灾难来临时可以得到政府的援助,当然就不需要再额外花钱来买保险了。
另一种可能性是,穷人对保险的概念并不了解。保险是预先支付一定费用,为将来生活购买一种保障,但希望自己永远都不会用到。显然,穷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比如,即使他们在过去一年里没有遭遇过祸事,当他们的医疗保险不能报销时,他们仍然感到很沮丧。
因此,政府需要扮演一个明确的角色。政府不是要取代私人保险市场。而是可以通过为穷人支付部分保险费来促使更多的穷人选择正规保险。保险费补贴会让人们接受保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看到保险的好处。
今天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一个是,我收到了简书创作者认证。这个认证的申请应该提交了有一段时间了,我几乎已经忘记它了。虽然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个认证到底有啥用,总归是个好东西吧?
另一个是,今天日更50天哦。不知不觉已经写了50天了,我都有那么一丢丢佩服自己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