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手机上抬起头:“我就说这次考砸了吧?你还不信。唉,反正我已经麻木了。”说完继续看她的手机。
这表现很出乎我的意料,她向来是喜怒皆形于色。记得小学四年级,一天下午我去接她,她刚参加完期末考试从考场出来,看到我就开始哭,说考试考的不好,也不管周围的同学们如何看待她。等出来成绩发现其实还不算差。
这次考这么点分都没引起她明显的反应,真是令我感到意外,我以为她会跟往常一样放声大哭呢。她这么淡定的态度反而让我有点不大得劲:她会不会破罐子破摔呢?数学考这分至少要将总名次拉后50个,甚至100个名次。如果她认可了这个成绩,在数学上不加把劲,以后会听不懂老师授课,造成恶性循环。我还担心一点,物理、化学不好的话,上了高中可以选择不学了,但是数学是必学科目啊!
梳理一下女儿的数学学习历程。
小学时,女儿数学方面没有明显的厌恶心理,那时她的数学可以说学得很轻松。五年级换了个数学老师,她非常喜欢这个老师,数学成绩也不错,考过几次满分。
六年级下学期刚开学一个多月,女儿回来说数学老师好几天没来上课了,好像家里出了什么大事。我没当回事,认为老师休几天假就会回学校上班。学校暂时找其他班的老师兼着给她们这个班上课,明显有点不太上心。数学老师超过一个月没来上课,家长们也议论纷纷,我从别的家长口中听说数学老师家里有人生了大病,有人出了车祸。总之,这个学期没法回来给孩子们教课了。女儿班的数学课程前后换了两个老师勉强教到她们毕业。
其间我禁不住其他家长的鼓动,给女儿报了个奥数的辅导班,听说对升私立中学有用。在小学毕业前上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女儿做奥数题明显的力不从心。
初一时,我发现女儿对数学有点抵触心理,经常跟我抱怨数学课特不感兴趣,上课时想睡觉。那时我刚生完二胎,光老二就忙得我团团转,根本没有多少精力跟她聊天和关注她的心理。
虽然我没管过她学习上的事,但她的每科成绩都是A1,数学也是A2,这个成绩已经超出了我的期望值,我还管她干嘛呢?
初一升初二的暑假,她迷上了打网游。整个暑假,她不上辅导班,钢琴也断断续续地练,每天都用几个小时打游戏。
她们学校布置的数学作业是下学期课本的作业,可能是强制学生预习吧。这样的数学作业让她感觉有点吃力,有点埋怨学校布置作业的方法。
我想,相对于激烈刺激好玩的网游,作业根本就是拦路虎吧。
升入初二,女儿的成绩开始下降,但也不是直接降下来。这次考了第一,可能下次到了第十,极不稳定。更令我揪心的是她的状态不佳。老是询问我:“妈妈,上学是为了什么?考大学是为了什么?”
我感受到她的迷茫,引起了我的重视。我尽量用她能接受的语言给她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