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统计,帝王是王朝时代最高危的职业。中国83个王朝,397个帝,162个王,正常死亡的不到三分一,平均寿命仅39.2岁。
太监干政丶太后摄政丶外戚专权是封建王朝的三大毒瘤,王朝政权的颠覆多败于此。皇权有两套统治思想,一是君权神授,一是家国忠孝。
说太监,必先说帝王和皇权,因为没有王权,便没有太监,也就没有太监乱政之说。
在秦朝之前,太监只是王的奴才和工具,哪有什么权利。政权由三公九卿与帝皇分享权利:在上,帝皇只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在下,仕族门阀才是中层的运作机制。
而帝王也不能生杀予夺,在朝堂有丞相,有三公九卿;在后宫宗室也有宗人府,处理王子王孙的惩戒,帝王并不能一人说了就算。
那么问题来了,皇帝又为什么宠信太监呢?
话说,隋唐以后,撤除丞相之职,分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权力便集中至帝王手中,才形成了真正的帝权一人在手。
等到宋太祖结束了五代十六囯的军阀叛乱,夺权纷争之后,宋太宗趁着“杯酒释兵权”的军权收拢之后,重用文官,才有真实意义上的科举制,打通了庶民的晋身壁垒。
这一点从宋朝当时工科贸鼎盛于全球可见:印刷术丶火药是领先发明,茶叶丶陶瓷丶丝绸畅销海外,百万人口的开封城是当时世界的三大都之一。
但另一方面,权力是匹野马,力量大,跑得快,但也难驾驭。
况且,帝王的精力和能力,也限制着权力的应用:事事亲为,精力不够,毕竟后宫尚有三宫六院的妃嫔等着均治帝王的雨露。
交给能力强的臣子,又担心臣子乱权造反,最后思来想去,逼出了“妙计”:重用太监,王振丶刘谨丶魏忠贤等是代表。
太监不懂军事,为什么皇帝宠信太监,派去前线监军呢?
第一,皇帝与太监的两位一体,利益关联。
太监没有亲戚当权,无法内外形成势力,他们的靠山只有皇帝。
太监又没有子嗣,所以野心自然会小很多。
太监是阉人,专权尚可,一旦当皇帝,必令天下蒙羞,肯定受天下讨伐。王朝时代,女人做皇帝者也仅武则天一人,邉论太监。
太监一旦离宫,就如同社会性死亡。一者新的环境,尤其是衣食住将是泰山压顶。大清溥仪退位,释放三千太监,结果紫禁城的护城池泡满了跳河自尽的尸体,二者民间对不男不女的身份歧视,让太监生不如死。
有些大太监自年轻时就一直伴随着做皇帝前的太子,多年的伏侍,让帝王对其人品丶性格等深有了解,信任度极高。所以太监是派往前线监军的合适人选。
毕竟太监享受了皇帝赐下的特权和物质享受后,往往只孝忠皇帝一人。这也是明朝王振丶刘瑾、魏忠贤大权在握,并没造反的原因。
第二,信任度。王朝时代,皇帝的生杀予夺,只传位于子,这决定了皇帝只能当孤家寡人,就是亲兄弟也难信任。
看看清朝康丶雍丶乾时代,前线大战就几乎没有亲兄弟当主帅的,何也?担心尾大不掉,亲兄弟有身份地位和人望,如果再拥有兵权,一旦有异心,其后果不堪承受,所以皇帝派元帅大将出征,宁可用外人。
第三丶皇帝的帝王之术。古之帝王从小除了学儒家的御民之道以外,法家丶道家的统治之术也是必修功课。据历史学家研究发现,还有密书《商子》(即商鞅所著的权术),和《韩非子》等禁书,只能是太子或储君才可览阅。
对古之出战的大将,帝王是绝对要防范的,即令是王翦丶郭子仪丶哥舒翰等忠臣良将,也要从如下方面加强控制和防范。
1丶是粮草,皇帝派得力的亲信分批送达,无粮军不稳。一旦前方大将有变异,立马可断其粮草。这一点,从年羮尧手握三十万大军,不敢造反可见。
2丶是人质,出战的元帅,其父母丶子女等在待遇优厚之下在京城或帝王亲信保护(实为监护),必受监管之下,以防不测。
当初马超之所以为世人不齿,甚至刘备收降后一直冷藏他,致其抑郁而终,也有这一重要的原因。马超当初舍弃了家人造反,直接导致曹操杀了其父亲马腾等一百多口人。
3丶是虎符及尚方宝剑的制约。古时带兵的主帅与训练军队的将佐是分开的,一旦战事结束,兵权及虎符等是得及时上交皇帝的。
古时有纵寇养兵之说,明时李成栋之所以没有剿灭努尔哈赤,就担心重走戚继光被夺去军队后的悲惨后路,因为战事结束就意味着上交兵权。养寇自重也成为李成栋人格的嫌疑污点。
其实,懂帝王心术的大将,并不排斥太监监军,一者自己若无造反之心,败了是兵力不足或敌方太强,太监可证实战争责任;二者,有皇帝宠信人在身边,可以压制手下,如粮草和兵力欠缺可从快连奏请,得到及时补充。
因此,太监监军,也是对“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下协调和监控的补充。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皇帝宠信太监不是傻,而是利益和情感的需要,也有利于君臣的互信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