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巜肖申克的救赎》,如同于马路上捡到金子般的心情。当我看到它摆放在那里,目光触及封面之时,有种一眼万年的感觉。翻开首页,作者整个人生经历散发着巨大魔力,于是忍不住伸出魔爪,带走了这件魔物。毫不夸张的说,那是我跨进斯蒂芬·金思想大门的重要时刻,并作好厚着脸皮常期窜门的准备。
"肖申克"三个字看起来像一个人的名字,然而并非如此,它是一座牢笼的代名词,还有另外的称呼,叫做"监狱"。你或许会想到有关此类的种种画面,但你肯定无法想象会有那么一个人,把监狱的操场当作自己家后院,闲庭若步,无所畏惧。你也无法想象这地方或许超乎你的认知,更应该叫做"地狱"。在这里,你能把每一处,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都了解得十分透彻。
安迪用事实行动告诉我们,若没有化解"不公平"的能力,就不要一味报怨,要么接受,要么努力改变,否则说再多也是徒劳。在肖申克里,他吃过很多苦头,却从未妥协,虽然处于被动的环境,却总能扭转乾坤把握主动权,实在令人佩服。
安迪获得了自由,而你我呢,敢不敢跨过那道铁栅栏,或是花上几十年也要凿个洞从下水道钻出去。事实上,敢越狱的只有小部分,能成功的寥寥无几。大多都适应了不舒适但没有未知的环境,按部就班,缺乏改变的勇气,可有些人注定不能这样活下去……安迪成为了肖申克的神话,他向所有人展示,成功和好运只拥抱迈步相迎之人。他就像水滴,具有穿石魄力,就算被握住,也会从指缝中悄无声息流淌出去。只要他乐意,随时都能回到大海之中,恶势力只能干瞪眼,憋出一肚子火气。雷德很聪明,能在监狱里帮别人弄到各种想要的东西,可他没办法越狱。安迪却能运用智慧做到这一点。所以智慧仿佛比聪明更有用一些,格局更大一点。聪明的人看现在,智慧的人能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哈代学过建筑,老金并没有,然而我总感觉他们写小说就像盖房子,不是偷工减料的那种,里面的一砖一瓦,甚至一粒微尘,你都能看得无比清晰。工程还特别庞大,没有精心的设计跟布局根本无法做到。就拿各个事件发生的年份来讲,又多又具体,不时穿插历史实事及人名。不断倒叙插叙,就像回忆往事,偶尔忘记,又忽然想起。让人不禁怀疑这到底是小说,还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若真从头到尾平铺直叙,反而没有了吸引力。于这一点,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老金一生都在纠结一件事,校长说他写的是"垃圾",文学界不少人抵触他的作品,认为恐怖小说不"严肃",永远上不了台面。而他穷尽一生终于挣到他最想要的那一块功碑:每个美国家庭显然都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八成是斯蒂芬·金的作品。每天都有人获得成功,最难的是逆流而上做自己。他也可以写《白雪公主》一类的小说,但那样他就不再是斯蒂芬·金。
某天,当我正在看斯蒂芬·金的小说,同事凑过来问,这是什么样的小说?我憋了半天说了三个字,恐怖的!的确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老金的作品就像一棵树,枝干并不繁复,但上面却有着无数诱人的果实。乍一看以为就是棵普通的树,待走近一些,不得不为之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