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地》这部恐怖片,在老美那里分级是PG-13,和《加勒比海盗》系列,《阿凡达》,《魔戒3》是同一个级别。
PG-13的意思,就是13岁以下的小孩得父母陪着好好看,偶尔出点吓人的,带色的,血乎呲拉的镜头老爸老妈得帮忙,给小朋友捂下眼睛;但是绝大部分时间,小朋友们都可以边在椅子上咬手指,边放心食用剧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去年口碑和票房都炸裂的恐怖片《逃出绝命镇》和《小丑回魂》的分级都是R级,就是13岁以下的孩子不让看,13到17岁的孩子得父母好好看着才能看。
换而言之,《寂静之地》可以看作是一部合家欢的家庭电影(实际上也是如此)。
以下情景源自个人想象,如有实际发生,实属巧合:
老美汤姆一家四口,父母带着男娃子女娃子,无聊之际涌入影院,买上几大桶爆米花,一看《寂静之地》,一看PG-13,进到一号放映厅扑通坐下,前半程静悄悄,大气都不敢喘爆米花都不敢吃;后半程父母握着孩子的手心情沉重的稀里哗啦,最后怪物被女主一枪爆头,一家人激动得快要从椅子上蹦起来。
几口人手拉着手走出电影院,儿子闺女看着老爸老妈泪眼汪汪的说:“我爱你们。”老爸老妈一脸欣慰摸摸娃子们的头,“我也爱你们。”
回家之后,汤姆上美国豆瓣IMDB评分,电影演了啥早就不怎么在乎,就想起前面很怕后面很暖,想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度过一晚上的时光,末了还能让孩子更懂事点,鼠标一点,8分吧。
一传十十传百,于是《寂静之地》这样一部包裹着恐怖外衣的家庭温情片就成了美帝爆款,不仅票房大卖,连着口碑也是蹭蹭蹭的向上窜。
声音很快就传到了大洋彼岸,这样一部以黑马之姿杀出重围的小成本恐怖片自然是收到了更多的期待,而提前放出的“不能出声,出声就死”的设定也让影迷们感到新奇不已,热切的期盼电影上映。
小A特意提前订票,选了最早的一场去看《寂静之地》,他是冲着IMDB8分多的高评分去看的,带着有点膜拜的心理,琢磨着在美国这么受欢迎的片子,一定有他的可取之处。
可是越看越觉得不对劲,仔细一琢磨吧,哪儿哪儿都对不上,一开始整的那么悬疑那么压抑,最后这怪出来的太捞,什么父子之情啊,家庭温暖啊都没太注意,就专心琢磨“这么弱的怪怎么就把人类灭了”和“人类把这么弱的怪干趴下的一万种方法”了。
小B是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的,片里面老夫老妻的伉俪情深对于小年轻没啥影响力,所以看完了也没啥感觉,讨论一下才发现这电影好像漏洞挺多的,一深说好像就圆不上了。
小C从网上下的资源,一边泡面一边看,头上日光灯闪闪亮,旁边的同学一茬一茬的叫唤,搞得前面的无声气氛像个智障,后面的一枪爆头更像是弱智,同学过来一拍肩膀,“喂,看啥呢?”
“唉,就这阵挺火的那个《寂静之地》。”
“咋样,好看不?”
“别提了,一点也不恐怖,前面又慢又拖,后面光煽情了,剧情贼幼稚,没劲,烂片。”
“拷手机里,我睡前看看。”
……
小A小B小C,豆瓣上一评分:“还行吧,6分”,“凑合吧,一般”,“烂片,4分都多。”
就本身的素质而言,《寂静之地》有点像是前几年的《超体》,源自于一个灵光一闪的点子,有着听起来就很酷的吸引人的概念,然而把这个点子具象化的时候,就会面临诸多设定和细节的问题。
很多时候,导演都要在经费的制约下做出抉择:是要更好看的电影,还是要更合理的电影。
显然在本片中,合理性是排在最后的,就整个电影的完成度来看,前半部分是吃概念的恐怖片,后半部分是吃亲情的家庭片,情节而言只要能够故事讲得通,前后衔接的上,世界观,外星怪兽的前世今生什么的完全不在电影的考虑范围内。
说起来相对于情节,我倒是更想说道说道电影的另一大卖点——声音。
片名叫“寂静之地”,然而这部电影里的声音,实在是有点太多了。
开场的戏拍的极好,无声中觉得危险时刻要降临。但是或许为了缓解节奏,或许为了对比的无声的恐惧,之后配乐的便有点没有节制了。无声的日常都配上舒缓的音乐,多了让人觉得有些厌烦。
不过声音的这个卖点也让《寂静之地》在影评人那里讨到了好处,“被怪兽压制不能发声”的设定精准的契合了好莱坞现今刮起的“Me too”旋风,也让很多媒体在评价时多了不少的弦外之音。
总之,《寂静之地》是一部概念和形式大于内容,外表恐怖,内核温情,主题政治的合格的小成本商业家庭片。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