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患儿有哪些预警信号

婴幼儿阶段社交能力的发展

0-6月为调适阶段,婴儿初来外部世界,对整个外界开始调节适应。成人社交功能的底色也主要来源于6月龄前。这个阶段是培养安全感,形成正常依恋关系的关键时期。每个妈妈都应该了解孩子哭闹的特质,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也要会唱摇篮曲。这对于安全感的建立,成年形成强大的抗打击能力和心理弹性非常重要。

6月~1岁,为互动能力形成的主要阶段,主要社交功能开始逐步形成。婴儿此阶段的互动主要表现为配合。若在此阶段出现不能配合,不能与母亲形成互动,则要警惕是否有孤独症的迹象,但早期干预胜于早期诊断,此时家人一定要有耐心。

孤独症儿童的表现

孤独症儿童从婴儿时期开始表现为不与周围的人建立正常的情感关系,似乎与环境是隔离的。如不求拥抱,很少与人有目光接触,行为刻板等。

孤独症的病因尚不明确。近几十年的广泛研究证实,孤独症的发生与家庭教养方式无因果关系。也有研究表明,其发生与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神经心理学异常等存在关联。

孤独症儿童的预警信号

如果出现半岁以上的孩子视力正常,关注玩具物品,但不关注周围人;或者1岁以上的孩子不能模仿家长的动作, 或听力正常,但对别人呼唤他的名字反应差,或者想要某个东西,但不会主动用手指指给他人看,或者家长给孩子指远处的东西时,不会随着家长手指方向看过去。这些都是孤独症儿童的预警信号。

如果孩子出现上面的孤独症的警示信号,应该尽快带孩子去专业医院进行筛查,早期干预要好于早期诊断,早期运用科学的干预方法,有利于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