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颐和园,从北走到南,一路不停地说笑,也不停地拍照。
当沿着昆明湖岸边一路走到十七孔桥的时候,我的嗓子已经因为说话太多而变哑了,我的手机也在反复的亮屏拍照和看导航的过程中耗掉了大半电量。
当走上十七孔桥,我忽然感觉到辜负了很多美景。我看见向西落下的夕阳以及映照在结冰的湖面上的被拉长的红色倒影。本以为淡季的颐和园会比旺季时少了很多生机活力,却没想到站在桥上的那一刻我收获了近期难得的静默。我甚至想象着某个时刻只有我一个人置身于这庞大的皇家园林中,伫立在空灵的结冰湖面上。
在走向南门的路上,我看着太阳一点一点的被远处的山隐藏,而与此同时月牙竟然已经出现在头顶的蓝天上。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明媚的夜,一边是昏暗的晨。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美感,又在不经意间看到了它荒诞的玩笑。
于是我忽然想到自己为什么喜欢旅行,为什么哪怕只有几天的闲暇时间也想步履不停,而不是懒散的躺在床上。也许只是为了“美”。也许一切都可以没有意义,但是唯有“美”值得一切期许,因为“美”的产生是那样的不易,只有当一切都恰到好处之时,美才能自然而然的产生。
可是我又感到,旅行是那么的孤独。曾经我站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顶层俯瞰整个上海,那一刻竟然有流泪的冲动,我站在中国人造建筑的顶端,脚下是全国最大城市的车水马龙。我看到了当前人类智慧的界限,而我正站在这界限的肩膀之上。
我拍了照片想要发到微博,却发现拍出的照片因为手机相机夜间拍照控制能力不足的原因,各种光怪陆离的灯光糊成了一片。
而今天当我站在十七孔桥上与落下的夕阳对望时,那种扑面而来的落寞皇家气息,那种景色的美好与荒诞不经意间被我窥见后心灵净化与洋洋得意之感交织在一起,却很难用一张照片全部表达。
我常常陷入一种困境,那就是在旅途中无法处理好眼睛和镜头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我们太不信任我们的眼睛了,总是想要把眼睛看到的美好用镜头快速地捕捉下来,方便以后再看。可是我却觉得我们总是被镜头所欺骗,它保存下来的只是瞬间,而不是永恒。
永恒的,只有我们与美景对望的那个瞬间。所以不经意间看到美景的人是孤独的,他们对美景的那种庞大的感受无人可说,他们拍下照片来发到社交媒体上的也无法把他们的感受准确地表达。那些曾经给他们强烈震撼的景色,在别人的屏幕上只是被指尖匆匆划过的过客。
他们的感受,镜头不会知道,那是他们和美景之间的秘密,无声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