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

在我去六班讲题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任柯皓又离开自己的位置,被我发现后还理直气壮的说是“借尺子”。此时连着上了四节课的我,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班里有类似行为的学生不只他一个,上课不会规规矩矩的坐着,写的字七扭八歪,不能随着铃声到教室,自己的桌兜里垃圾成堆,课堂上废话连篇,寝室床铺不会整理,不能服从他人安排,脏话脱口就说…无论在那个场合都是很明显的另类,相比行为乖巧的孩子,他们真的很让人头疼。

在我独自生气不能自已时,我看到他低下了自己的头;在我让其他学生替他辩护而无人响应时,我看到了他哀怨的神态,可是,孩子,老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你的歉意呀。

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个人因素,家庭因素都脱不了干系,但是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也难辞其咎。不以国情为借口,不以体制为盾牌,我再一次反思:在自己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到底有没有完善的余地?又没有回旋的空间?自己的表情、态度和其他身体语言是否经常在向孩子传递温情?作为孩子成长的一个目击者、引领者,我有没有对身边的特殊孩子给予更多的同情、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抚慰呢?有没有期待过自己能够让孩子们的眼睛更明亮一些呢?有没有设想过自己能够让孩子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渴望呢?

教师的职责也绝不仅仅是把白纸黑字输入学生的脑袋里,不然他们有可能成为经过专业训练却无法完整生活的人。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说过,未来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如何帮助学生打开那扇“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