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外面,总是一办完事就想要快快地回到自己的住地,不愿意在外头多逗留哪怕一分钟。回到一个人的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她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要做,且每件事都做得津津有味。
亚里士多德曾说:“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她肯定不是野兽,她也绝不自夸是神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她独处时,她距离神更近,甚至是就与神在一起。她说:“相比于与人相处,我更愿意与神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吃吃喝喝,如果不说上一些有意思的话,仅仅只是吃吃喝喝,甚至还扯是非,那实在是太无聊了。不如独自一个人,看自己喜欢的书,听灵里愉悦的音,写自己乐意的稿。哪怕就是趴在地上擦地,也比闲扯有趣一百倍。因为地擦完了,地会发光。而闲扯多了 ,只会让自己的嘴变长。在外面待的时间长了,哪怕在最高级的五星级酒店,也不如自己的小屋。感觉回到一个人的空间才是天堂。”
昨日遇见一位先生,他对她说:“我们认识,我见过你两次。”
她看着那位先生,很想说:“我一点也不认识你。”但是怕这样说伤了对方的面子,就笑了笑。其实朋友之前已经提醒过她,即将到来的这位领导你在小院见过几次。可她确实是想不起来了。甚至是一点印象也没有。这只能说自己太粗心大意了。观察人物与事物的眼光还不够敏锐。
搞特殊工作的,在观察力方面无疑会大大超越于常人,但是正像这位先生说的,你是搞写作的,照理,观察事物应该比特殊工作者更仔细。
可不知为什么,她总是倾向于内省,而很少将目光盯着别人看。她说:“我可能不适合在人群中,而更适合独处。”
先生盯着她说:“你看起来如何也不像一个喜欢孤独的人。你看起来那么喜悦,那么饱满,那么鲜活。从你的形象到气质,都理应生活在聚光灯下,注定要生活在一个被万人推崇的巨大的舞台上。”
也许,在他的认知里,喜欢独处的人,就是自我封闭的人。可是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事实上,她称得上人见人爱。
可是她说:“不,我一点也不喜欢表演。我不喜欢在舞台上。”
他想了想说:“确切的说,不是表演,是讲演。对,你会在很多人面前讲演。你是一个很好的导师,因为你会自我疗伤。你的经历,可以帮助很多人自我疗愈。有一天,你要走到人群中去。”
那一刻,她的内心被震撼。她开始仔细观察起他。因为她已然感受到,这声音来自于神。仿佛是神借他,告诉她这些话。
她对他说:“这次,我真的把您记住了。”
随后她起身告辞,他将她送出很远的路,直到目送她上车。朋友告诉她,这是一位高官。但是她一句也没问,他在哪里做官,姓甚名谁。因为她觉得两个人的对话与这些都无关。如果你能从一个人的话里,听到神的声音,这个人就值得你去交往。无论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