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书院,讲心学
01
对于平定赣南匪患,立下的累累战功,可这些对于王阳明来说,并非自己所愿,如果可以选择,他可能会去做个教书匠。从人们小时候,便教他们仁义法,用道德引导他们向善,用理来规范言行举止。他把这些想法运用在了招安的山匪。他自己以身作则,以礼待人,不滥杀无辜。平常训练民兵时,将仁政挂在嘴边,不仅教授技能,更教心学。长此以往,赣南的民众都知道,他们的王巡抚有着一颗大善心。他用超脱于以往官吏的仁善赢得了百姓的民心,从贩夫走卒到达官显贵,无一不为之敬服。02
在赣南的第二年,王阳明就开始“办书院,讲心学”了。在王阳明看来,赣南之所以“匪患不断,战乱不止”,就是因为百姓们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是非不分,善恶不明,将恶的当成是善的,颠倒黑白,最终走上烧杀抢掠的路。克服这种情况,就得依靠自己的良知,寻求自己的本心,让百姓形成自己的是非善恶观。要想改善百姓的本心,就得建书院,兴办乡学,引导乡民们“致良知”。王阳明以儒学经典《大学》为教材,亲自设账讲学,教授百姓。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的在赣州的通天岩、于都的罗田岩、龙南的玉石岩、瑞金县学、南安府学等地方进行讲授。百姓们来听王阳明讲学的有很多,甚至官府的知县也纷纷前来学习。其中,赣州知府刑珣不是王阳明的头号“迷弟”,濂溪书院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建成的。除了濂溪书院,还有另外成立了五家书院。书院的建立,让百姓们能够近距离接触到礼法仁义,在日常的行为规范中也能得到运用。但是光建立书院,讲学还不够,得让百姓学以致用,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于是,王阳明告谕赣南的父老乡亲,要求他们互相警戒,吟诗歌,讲礼仪,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慢慢地百姓们也不觉得那么难了,甚至还会互相比较,做到言有规,行有矩。从此后,赣南的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匪乱也销声匿迹了。03
在赣南办书院,讲心学期间,王阳明还自己编写教材,收授弟子。
今日内容之反思:知行合一!
五一假期,不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