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它的开放繁华、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而是这里的人。在我所接触的人当中,他们在人生格局和生命追求是胜过我以往见过的任何人。在我的家乡,一个小县城我所接触的人中,他们在这方面没有给过我启发。我以前从未思考过我的人生价值,从未想过为社会、为他人带来价值。我的眼光只局限于“我”的身边,没有看到比我之外更大的世界。以前看《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的时,非常喜欢一句话: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把它写在摘抄本上,考虑的是以后用在作文里,而不是在自身的生活和追求中,因为我从内心深处不相信不认同,也无法体会。我发现,有的时候,没有他人的点醒和引路,没有自身的体会,我们很难相信我们看不到的事情。
我有个远方亲戚,算是我的一个哥哥,他在上学的时候不认真学习,在学校又迷上了混社会,平时总是跟一群混混在一起,经常打架斗殴,惹是生非,初中毕业后,因为成绩不理想,去了当地的一所职业高中上学,在哪里,他依然我行我素。毕业后家里给他开了一个理发店,他不好好经营,每天跟一群狐朋狗友溜达。一次他家庭出现事故,急需用钱,但是他发现没有多少钱,当问题解决后,他想赚钱,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赚钱,想不到轻松赚钱的方法。最后想到去赌博,不仅输得一塌糊涂,还进了监狱。因为他书读得少,圈子也小,当他想要赚钱的时候,他发现除开自己一些小手艺之外,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当他做的事情超出了他认知和能力范围之外时,往往会以失败告终。其实,我们很难赚到在自己眼界和认知范围之外的钱,我们也很难做我们目光所致之外的事情。
最近,我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前很少想过这些事情,因为我认为这些东西太虚了。现在,我在学校和千寻接触了一群优秀的人,有梦想的人,有格局的人。他们思考的问题不在局限于个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是立足于社会甚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从前在读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我真的不能理解年纪轻轻马克思说要选择一份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工作。也无法理解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这个世界上很无奈的,有一种东西,你无论怎么靠自身努力都改变不了的,还需要一个人的点醒,它就是眼界。
人生有三种追求和境界,就是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刚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是理解不了,但现在我发现自己就在追求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