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上了幼儿园大班之后,经常会有一些写字、背诗、算术的作业。
上周的某一天,幼儿园的作业是背诵王安石的诗作《梅》,朵爸负责辅导。朵爸一开始信心满满,自诩学霸体质的他相信闺女定是得到了遗传,拍胸脯保证说十分钟就可以搞定。
起先,他一句一句念,朵朵跟读,读了几遍之后,见朵朵仍是一脸懵懂,于是,他又耐心地讲解诗句的意思,随后又从手机里找到了诗的音频来播放。
父女俩从“梅到底有几枝”讨论到“梅花为什么不怕冷”以及“梅花的颜色”等等,一时间父慈女笑,气氛和谐而热烈,仿佛眼见了几枝素白的梅花在寒风白雪中绽苞吐蕊。
如此大半个小时之后,方才让朵朵背诵:
朵朵:墙—角—数—枝—梅,梅……,然后呢?
朵爸:凌寒——
朵朵:凌寒独自开——在寒风中独自开放,嗯唔……然后呢?
朵朵仰着头,眨巴着大眼睛。
朵爸叹了口气,摇摇头:遥知——
朵朵:遥知—不—是—雪,嗯唔……为有……为有——暗香来!
如此几次之后,仍是背诵得磕磕绊绊。
朵爸气急败坏,跟我抱怨:朵妈,你崽就是个学渣渣!
朵朵不服气,撅着小嘴:我才不是,我是学霸!
……
父女俩不欢而散,最后的局面是以妈妈出面安抚朵朵而告终。
当晚的背诵自然也是不了了之。
神奇的是,第二天,朵朵一早起来,居然自顾自完整地将这首诗脱口而出,一点都不卡顿。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朵朵学习小故事《龟兔赛跑》的事,一个时长将近四分钟大几百字的故事,她自己看着阿布故事的视频学习,反复播放大概十几遍之后,居然就能够清晰又比较流利地讲出来。我很惊讶,她悄悄告诉我她是根据视频图像来记忆的。
可能,对于一个四岁多的孩子来说,背一首二十个字的诗并不比讲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几百字长的故事容易。兴趣、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学习时段、情境等等都会影响记忆效果。
找到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和记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家长,除了陪伴和辅导,我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不焦虑不急躁,因为——有时候慢慢来反倒会比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