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讲事不过三,对于坏事,三是一个坎。而同样,对于好事,三也是个坎,量变引起质变。
我是在演讲俱乐部认真参与了三期了,所以新的收获层出不穷,在这里做个总结。
最重要的是整理了观念:在语言表达上,需要不断地学习。演讲俱乐部里卧虎藏龙,群策群力,而且确实有人想法很好,点评到位,大家都把自己的压箱底拿了出来。人数不多,十五到十七人,有的时候会少一些,有一对多的演讲环节,多对一的点评和赞美环节,课余时间自由组合、两两的互动机会也比较多,成组讨论也有环节,整体的感觉是既高效又舒服。
在演讲的互动方式上,比较常见的是提问,我观察了几个人的演讲实例,觉得比较好的方式是问“是”或“否”,让大家举手来表态,这样不会很有负担。比如问:“大家有做过资产配置的吗”“有买过保险的吗”,做过的人就很容易举手了,而要说一个经历或者开放式的问题,只有很大胆的、瞬间组织语言力很强的人会说话,让你的场不冷。万一都不好意思说话,就尴尬了。
有个同学的互动方式,是让大家“哇~”出来,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之前我完全没想到。用的工具是幻灯片,在上面写了段云里雾里的代码,大家正在在疑惑的时候,做了个PPT的动画效果,代码对应的实际内容翻译在屏幕上一闪现出来,是《大话西游》中最著名的“一万年”梗,大家就看懂了,被逗笑了,瞬间带入到他的氛围里。其实很多演讲高手也是这样的,新东方老师讲个段子,马云讲段子都是这样。
还有个同学的互动方式很特别,做小测验,其实也没有把听众叫起来问,就是先提问,然后停顿一分钟,再公布答案,也是让人不由得“哇~”,原来答案如此简单,但就是想不到。 这个反差是“哇~”的关键。
还有个同学讲的自己的故事,两段经历,情真意切,不是演,胜似演,而且强大的反差。给人的震撼力。这亲身经历,蕴含了饱满的感情,因为与父母的对立这样的经历几乎是当代所有人都遇到过的事情,甚至有人说父母不就是拿来对抗的么,拥有广泛的共鸣。而且举例子她一直很有章法,如整个演讲需要举三个例子,她就分层来举,从身边事到行业、国家,层层深入,基本上不受行业和年龄的限制,大家都听得懂。
演讲俱乐部事实上是一个圆桌会,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有机会来一段独白,也就是solo或者叫 presentation, 有点像朋友们吃饭聊天时的吹水的自在感,但又比较正式—— 表达的环境比较好,比饭桌安静,这个注意力可以集中。并且演讲俱乐部最妙的设计在于有时间的限制。越有限制,越有自由,让自己能够有意识到时间的紧迫和自己想表达内容太多太杂的冲突,逼着自己思考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成长利器。我觉得比起我写文章,又是另一个维度的思维锻炼。而且声音语言的接受率是比文字高的,大家在不经意间都提高了效率。
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了我喜欢让讨论时候的氛围比较好,有做主持和控场的感觉,引出每个人说话,照顾到每个人都有说话机会。几次小组讨论,我都是这种调停人的角色,目的想让自己给大家提供多的思路,但有时候流于表面,仅仅是沟通的这个过程让人被照顾到了,舒服一点。其实最后真正作为代表上台讲的那个人,我的很多建议和想法他并没有采纳,发现他借鉴的点是一些很奇妙的点。我习惯于灵光一闪,想说标题叫什么,案例主要用哪个。而真正发言的人要去理自己的逻辑,前因后果,所以稳中求胜。我发现他们都从拆解题面开始,给出新的定义。这好像是一个套路,《奇葩说》的辩手发言也是如此。然后高手就会清晰地列出要点,一层层推进,综合大家给的例子,这样即兴发言就很圆满。
赞美环节,我赞美过别人,也听过别人的赞美。从听别人的赞美中,发现了大家对我有很深的观察,哪怕只是初见打招呼的状态,都会被牢记,都能反映我的性格。任何一个细小的点,都是一个火苗,很可能会点燃我的状态。大家夸我亲和力好,一看就是能说通的人,敢和我提出不同意见,而且性格多面,细致、对别人的观点吸收得比特别好。真的让我自己都发现了很多原来不了解的自己。
演讲准备期工作量的安排,特别是PPT要花多少精力的问题:
提纲、需要提供画面的图表的,用PPT。控制准备期做PPT的时间,让做PPT的时间不要超过5%,也就是不要想着搜集多少资料,而是主要想着我怎么讲清楚。绝对不要把我要说的词直接打在PPT上,观众就不听我讲了看PPT就好了呀,哪怕是手里拿着讲稿都好过PPT上打印讲稿。
大家对我的期许和评价我总结了一句话:
真诚、勇气摆在前面,无论对面的人喜欢不喜欢,他都会尊重我,会对我印象深刻。所以大大方方把自己的缺陷说出来,对外赢得理解,对内注意力就会自然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幸福感增加。
图片来自摄图网:作者 白菜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