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于解放前国家百年战乱的历史,先辈人的经历、一些大事,失去了文字的记载,基本是代际间的口授心传。祖父母辈已凋零殆尽,父辈中最长的姑母生于1938年,她能清晰传讲的先辈人,是她的祖父辈的记忆,那也是解放前百年的事情了,现在十分有必要文字记录,留下一份家族的历史。这是一份传承,可告慰先人,启智后人。
一、二十世纪一百年
到傅家堰火山的一世祖传文公,依靠头破血流的代价犒赏获得了一份基业,一百多亩良田,靠着收租也算是衣食无忧了,撑到了晚清中兴的时代。有两个“经”字辈的儿子,经福,经康,自小没有受过多大苦恼,顺利长大,就像今天“含着糖勺的孩子”。在鸦片战争的年代,西南是鸦片的基地,兄弟二人陷入鸦片耗银无底的嗜好,本来温饱的家业经不起这高消费,不到他们中年,收租已完全不够日常的开销。只能变卖一半的土地,勉强度日了。
三世“子”字先辈“子林”、“子材”,受其祖父,父辈的正反面的教育,纠正了家族的航向,弃鸦片陋习,而励精图治。子林,字洪山,幼嗜学,及长以文章闻名于乡里,乡邻每有婚丧嫁娶,争讼证词必以其代笔,遂开乡学于庭宅,终身传道授业。其四女一子,长女亡于夫王家。次女留家招婿麦庄党氏,三女嫁大龙坪李家,婿章达亦其蒙生,国共分道走台湾,小女嫁白庙赤岩张家。“子材”勤劳,善持家,遂事耕种,维持家庭温饱,生女三,留二家内,招婿聂氏,田氏。
四世“成”字,吾祖父母辈,生逢日寇肆掠中华,国内革命鼎新之际,可谓存者不能裹腹,又因其子女甚众,度日艰难。土改时,因其祖烟瘾变卖田地,幸免地主豪绅成份,未遇惩处。父“德”字辈,多缘于其姑父赴台,政审硬伤,遂无机遇推荐,大多置留乡里,仍奋发图强,不忘先辈耕读传家之训,育“诗”字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