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多家长来问门萨和其他阅读班的区别,猫妈来解释分析一下:
基本的英语学习有综合班,猫妈的英语综合班有2年级,3年级,4年级,5年级。综合英语班要系统地学习单词,语法,短篇阅读(包括虚构非虚构),阅读后的写作(包括非虚构的小辩论文写作和虚构的读后感写作),还有小说精读及章回概括。
综合英语班就像学校里正式上课一样,全面地指导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其最终的目的是自然衔接到后来的文学阅读和各种论文写作。高楼大厦总需要在方方面面打好地基,综合英语班就是这个基础工作。
门萨研讨班的区别就是没有上面的那些方方面面,只有读书,而且读书的方式和综合英语班的读书不一样。
综合英语班有读小说,比如三年级开始读《夏洛特的网》,因为猫妈的班级开始读这本书了,以至于现在全世界都在读这本书,很多家长来向猫妈炫耀自己的孩子在1年级的时候已经读完了。3年级综合英语班读《夏洛特的网》,或者4年级综合英语班读《时间的皱褶》,包括5年级综合英语班读《丛林故事》,都需要把每个章节的故事情节写下来,在把整本书读完之后再写读后感。
那么读后感怎么写呢?猫妈在综合英语课上都有教如何写读后感,而且每个星期都有训练,所以等同学们把一本书读完了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小说的读后感以400个字以上的文字形式表达出来了。
任何没有书面输出的读小说都是敷衍!
门萨研讨班是依托门萨推荐书单开展的课外小说泛读活动。不需要每本小说都写章回小结,但是每本书读完了都需要有思想输出。猫妈的门萨第一期活动就是读完了小说后一定要写故事概述,然后还要根据故事的内容提问,逐渐过渡到根据故事主旨提问。
此为输出一。
上课的时候,我会要求同学们把故事大概口述给我听。
此为输出二。
能写不一定能说。写是不是自己写的我还不能确定,如何脱稿把一个故事顺利地讲完,你们以为很容易吗?既不能面面俱到讲每一个细节,又不能一句话陈述。中间还有猫妈时不时打断穿插提问,就看你到底是不是读了书了!
猫妈提问比较刁钻?为什么要这样呀?不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啊?如果是你怎么办啊?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问着问着,猫妈就把故事的主题给引出来了。同学们读书是读有趣,猫妈带大家读书是读道理。
最近猫妈更坏了:上课给我当场写!
猫妈怕家长们课后帮助,现在就当场写给我看,让我知道大家的水平。有的孩子会胡诌不愿意写的,就马上拍照给我看你的笔记!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在阅读和写作的道路上推孩子们越走越远!
门萨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的课外读书活动,综合英语就是课内读的语文课本。
两者结合到最终就是走上了文学和写作的道路。
缺一不可。比如你就靠语文书里的那几篇文章就算包揽所有文学宝库了吗?差得远呢!没有大量阅读的依托,无论是学识还是各方面的辨识能力都是不够的。但是单靠读书,纯读书,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告诉你什么阶段读什么,读的时候如何思考,输出的时候注意事项,同时也没有足够的单词量,文学常识来支持的话,读到后来,要么读不下去,要么读了等于没有读。
这就是很多高年级同学喜欢读漫画,读低年级的故事书的原因,不是他们不喜欢读书,是他们的知识无法支持他们对于同年级和更高年级水平的书籍的理解。
那么猫妈的那些阅读课又是怎么回事呢?
猫妈有3-5年级的文学批判阅读,有6-8年级的文学批判阅读,有25本书的小说阅读写作,马上要开美国文学精读和莎士比亚戏剧鉴赏。
阅读课是在有了相当学识的基础上,关于文学的针对性学习,就是读文学。低年级同学到后来我就不讲精读了,我教会学习方法之后自己去用高水平的单词,自己去用优美的语句把思想表达出来。但是没有上过我系统基础课的同学不会这些方法,他们又不需要再去走一遍背单词学语法的路线,就直接帮助他们培养文学的修养。
文学批评阅读,选取的都基本都是短篇小说,一节课下来,领会作品的中心思想,作者的表述方式;25本书和莎士比亚戏剧当然是整本书的阅读;美国文学秉承了我之前的初中文学阅读的特色,介绍名著,选取片段--总之,各种阅读形式,大量的文学作品,殊途同归,就是为了把书真正地读好。
所有这些文学的阅读和鉴赏课程,都需要写评论文章或者读后感。
但是门萨不需要。门萨的写作是基于对于原著的学习和模仿,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文字,也就是我们说的创意写作。
是的,同学们真的是很辛苦啊,猫妈也是绞尽脑汁啊!
猫妈这几年读的书真的是比我前半生的总和还要多啊!我以前还自认为自己读了不少书呢。
读书后的输出,要么有独到的见解,要么有丰富的文采,当这两样法宝结合在一起了,就是一篇优秀的申请文书了。
猫妈够功利,是吧?
我看到过不少例子,很多学生(特别是理科生)不愿意写很多的申请文书,或者复制黏贴,或者索性懒得动笔,这样在申请的路上越走越窄。我希望经过猫妈高强度训练的结果是:随时随地拿起笔来(敲上键盘)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篇,至少字数这个已经不是任何问题了,也不会发愁没有东西可写。
各种特色英语学习班,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