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天才是有的,超群的聪明人也不少。但她知道绝不是她。
沟沟坎坎的青春
高考复读了两次,才在21岁那年考上一个专科学校。可即使这个称不上耀眼的成绩,对于她而言也算是人生第一场拼破头的经历了。从学习来看,似乎她还挺顽强的。其实,不然。因为学习这件事并不能真正暴露她性格的缺陷,她的死穴不是困难是感情。
上世纪90年代,大学里对谈恋爱这种事持“不提倡”态度,事实上很多人都面临着毕业即分手的结局。这个情况她是晓得的,也有先期打算。然而,措不及防,还是被卷进了一场漩涡。这件事从开始到结束耗费了近三年时间。大学毕业时留言给她“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玻璃般脆弱的心”。她似乎领悟了什么,但又没全明白。
所以,这件事让她得到的成长是十分有限的。虽然,她曾在文章中写下“一件事情的发生不在事情本身,而在对待这件事的态度”之类的话;虽然,在这件事情上她也采取了努力应对的办法,写稿、练字、跳舞、出游,包括学习,转移注意力。但校报发稿、比赛获奖、得一等奖学金、当校级优秀毕业生,这所有的一切带给她的只是短暂的荣誉感和快乐。就像三毛无论怎样浪迹天涯,写出令文艺男、文艺女膜拜的数百万文字,终不能扭转她不归路的命运一样。问题依然是问题。
这件事,带给她的情感偏差之一,就是她既低估了自己“玻璃心”的程度,又把责任更多地归咎于对方。所以,她开始对男生无法信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男生。她总是试图通过所谓的自我保护给自己的“玻璃心”罩一个罩子。然而,越是这样情况就越糟,第二段感情因为她的表现反而让对方疑神疑鬼起来,猜度假想在她身上真发生了什么难堪的令人不齿之事。争吵、冷战、战争交替上演。她和他爱着,欲罢不能;恨着,相互折磨。四年之后,终于玄断音绝。那年,她二十九岁,已经只身在外漂了七八年。
分手之后,她看不到前路,回去找他,试图挽回。她哭到沙哑无声,他无动于衷。她接受事实,却难以抚平心境。
她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工作、读书,让时间医治创伤、让读书增长勇气。然而情况时好时坏,自怜的心态常常笼罩着她,一晃又过去了四年。
“爱情是男人的一部分,却是女人的全部”这话之所以流行过,说明它被验证过,比如像她。有人说她有点爱情至上,她也不禁回望来时的路。
她打小就感情丰富,喜欢看文学书,好幻想、爱浪漫。所以,不免有点理想化、情绪化,对现实生活的残酷也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事业,她似乎有追求,却又是模糊的、盲目的;对金钱,她的欲望也是不大的。所以,一旦感情这座城池失守了,似乎她也迷路了。
解开人生之惑
她堕入了寻常路,在即将跨入三十四岁大门的那年冬天,随便就拉个人嫁了。裸婚、也谈不上感情。她连人们常常礼赞的所谓爱情也不追求了。接着就是生孩儿、带孩儿,成了彻头彻尾一个庸碌无为的家庭主妇。庸常繁琐而忙碌的生活让她既没有生活的激情,也麻木了往日的伤痛。一年又一年,一晃又是十多年。
人常说“四十不惑”。然而,年近四十,她却开始困惑了。回头望,无论物质上,亦或精神上,她都毫无可圈可点之处。
她到图书馆寻找答案。作为一个还算崇尚精神的小知识分子,她很想找到一位人生导师。于是,在2011年的夏天,她与鲁迅再次相逢。通过这位伟人的人生故事,对照自己寻找答案。悟到了三点:丰富的痛苦、理想点亮人生、大爱无疆。
从鲁迅丰富的痛苦中,她学会了不再自怜、不再自我同情。因为伟人的婚姻也很不幸,包办婚姻名存实亡,年近五旬才结束自己苦行僧式的生活觅到“爱人”许广平,却因“同居”身份遭到流言攻击。。从鲁迅一面不断变换着职业路径学水兵、学开矿、学医、从文,另一面不停思考“科学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的人生理想中,她感到自己活着的麻木。从鲁迅不遗余力的提携文艺新人、资助落难中的萧红,甚至来自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她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重新出发做新人
有本叫《坚毅》的书上说“坚毅,即对长期目标的热爱和坚持不懈,是所有成功者身上最重要的特质。”她前半生走完,很遗憾从来没有成功过。因为,之前她从来就没有过真正明确的人生目标。基于此,即使她了解自己哪里强一点,也没想过把这个强一点的东西发展成优势,发展成核心竞争力。
她喜欢写作,高中的时候征文还在省台获过奖,大学里做过校报记者,大学一毕业基本就歇笔了。所以,她仅有的天赋的小火苗没有燃烧起来,只落了一个朋友们看来文笔还不错的虚名。
书写当然有技巧的套路,但最要紧还是表达真情实感。从鲁迅那里回来之后,她写了一篇《读灵魂》,意外得了征文第一名。2014年,电影《致青春》点燃了她的创作人情,一口气写了八万字的初稿。同年,带孩子到上图看电影《乞力马扎罗的雪国》,没曾想戳中了她的痛点,从那个垂死的不停地悔恨自己违背作家初衷的哈利的痛苦中,她似乎看到了庸碌的自己垂死时痛苦的样子。过去惨淡且不可回头,难道自己真的愿意饮恨离开这个世界吗?后来,有句“没有深夜痛苦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的话流行甚广。她看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因为这种经历她也有过。
带着一个中年人的躯体却依然年轻的心,她重新上路了。工作,考证,一直赶路不停歇。2015年考经济师的时候,她1000度近视的眼珠子差点掉下来。后来,得知这张证派不上用场,她就开始考第二个证书。自考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之前考第一个本科她就用了五年,可是这次她却想速战速决,因为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于是PETS3级和自考科目考试轮番上演,考完这个,开始备考那个。英语极差的她连着考了4次PETS3级直到通过。
此外,工作之余她为公众号写稿,加入社群在简书练习写作,由于被考试压着,写作质量一直不佳。但由于找到一群支持她、鼓励她的人,一直在放弃写作的边缘徘徊的她,愣是保证了从2017年3月26日以来的不断更,写了16万多字。
情感脆弱曾是她的软肋,在22年的沟沟坎坎里,她终于告别了那个曾经的自己,变成了一个理性的、情绪稳定的人。而这不是从20年前她买就的那本《心智的修炼》学来的,而是真实的生活的历练。
参考书目:《坚毅》[美] 安杰拉·达克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