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8 陈雅文
从第一卷我们难免已经看出来苏东坡与苏子由的性格之异了,苏东坡豪气奔放,而子由则沉默寡言。这两兄弟之间的性格差异,也早就为后来的做官,贬谪,以及两兄弟后来人生的走向埋下了铺垫。可以说,两兄弟的性格正是一种对立。
我在看《苏东坡传》之中,虽然身心已被苏东坡那笑看人生而最后一笑而逝的态度所折服,那是一种多么肆意人生的姿态,是世人所向往的一种度过人生的方式“世事无穷,我如雄鹰一笑苍穹”。但我在读的过程中,却不断被苏东坡的弟弟苏子由所吸引,虽然文章谈及子由也只有两三笔,但我却信自己更偏爱的苏子由。
第四章谈到两兄弟在应试之后与自己的妻子,以及年老的父亲苏洵进京等做官。东坡与子由的文章都被欧阳修大为称赞,苏轼赐予的等级在宋朝也只有另一人获得,更有其文章更为后世学校的必读散文。也正因为如此,仁宗说“今天我为我的后代选了两个宰相”。苏东坡这时也因为年少气盛以及自己豪放无畏的性格而一展才华,被朝廷所赏识中用。而稍沉默寡言的子由此时则并没有长兄一般有名气,文章则是用“千里之驹,不得奋鬣奔驰”来形容。
但是据后史所记载,东坡在后期因为王安石变法而被贬谪,而又因为自己在贬谪之地大所作为而又被逐渐贬谪到荒无人烟的地方,到最后患病而死,一笑而逝,丰功伟绩不能实现。而子由则活的更为长久,虽中途也遭遇贬谪,却并没有很偏远,年老时子孙满堂,无怨无憾,在山间隐居而自得其乐,可为人生圆满。这一切的原因皆因为性格:
东坡因为太出色,太豪放才气纵横,被皇帝,被贤臣所喜爱,自然也会被许多小人所视为眼中钉。因为太无畏,直言了当,一语道破政治腐败和阴暗而被朝廷所驱逐,皇帝想挽留而留不住,只能凭其文章忧思感慨。可以说,东坡是与世俗格格不入的,他是每个人内心都有的一面理想人格,也是每个人内心最想驱逐的人格。这样的人,在世间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光芒所在之处必定也布满针芒。
而子由的沉默寡言似乎成了在人间,在政治上的有利护盾,虽然一开始的政治地位不及兄长,而在后世之中逐渐勃发,因为沉默总能消去一些敌对,也总能减少一些麻烦。子由一直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第三章中我们所读到的那三峡的美好风光,那黄石山,两兄弟都爱,但东坡更为踊跃,他喜欢攀爬上去舒展豪情,而子由喜欢跟着,或者不爬,做一位与世无争的道者。这也影响到了他的文学实事求是地讲,东坡的文学成就与名气确实比子由厉害,但这并不意味着子由的文学成就不厉害,没有他的特色。子由的文学其实更加收到苏东坡以及欧阳修的喜爱,苏东坡曾说“子由诗甚过吾远甚”,汪洋淡泊,秀节之气的子由诗风格正是东坡所喜爱的风格。更有的是,子由其实比东坡对朝廷之事更为“锋利”,更有自己的看法,但这些也正因为自己的寡言鲜语而更有被王安石怀有敬意。更有事实证明,子由对元祐之政的作用比东坡大得多。
因此我看来或许子由的性格才能更为在人生活得妥当,苏轼的性格或许是英雄之风,但要真正放在人间或许将会是坎坷而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