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因为养孩子的问题,跟自己的妈妈据理力争的时候,我就想起我的婆婆,潜意识下我就总要对比一番,然后想表达出来,想表达对妈妈心存愧疚!
站在爱孩子的角度,无论是妈妈还是婆婆,她们都是爱小王子的,只是她们爱的方式不同,对我的容忍度不同,所以造成了不同的结果。
毫无疑问,我也是爱小王子的,我总想给他最好的养育方法,给他我负担得起的玩具、衣服、绘本等等,想让他在满满的爱意中成长,我的养育观念,不可避免的会与妈妈或者婆婆产生冲突,只是她们会以不同的方式化解。
比如孩子感冒生病的问题,在我放弃刚感冒不喂药吃的方法后,妈妈每次在小王子感冒的时候,总是给他喂药吃,这一次也不例外。虽然我对这一行为有些意见,但鉴于之前我的坚持,每次都让小王子进医院,所以现在我对她喂药的行为不会强烈反对,我只是告诉她按以往的用药和医生的建议要怎么给小王子吃药。
如果轻微发烧感冒就给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如果没有发烧只是流鼻涕,可以不用吃这个药,可以吃奥司他韦颗粒,如果想要消炎可以搭配头孢,要是发烧严重就给美林退烧,如果咳嗽还需要搭配小儿咳嗽糖浆。可妈妈听别的孩子的爷爷奶奶说,小孩子感冒流鼻涕吃小儿氨酚黄那敏很有效,所以她根本不记得我的嘱托了,每次感冒开始流鼻涕就喂这个药。
为此我有些恼火,然后我很严肃的给她重复了好几次,说如果没发烧不用喂那个药,只是普通的流鼻涕就喂另外两种药就可以了,妈妈被我说的没辙了,只好应下来。即使我这样的态度和要求,妈妈也不会发一句火,也不会嚷着说我搞不好你的,你自己去带这些话。
我可以明显感觉到她的无奈和心酸,其实她也不想小王子生病,每天都照顾得小心翼翼,可孩子哪有不生病的,不三天两头的感冒发烧就不错了,小王子还算好的,妈妈照顾的这半年多来,基本上都是小感冒。可最近,小王子得了严重的感冒了,发烧,咳嗽,流鼻涕,这是每次肺炎住院的前兆,我很担心,每天打电话问妈妈,问小王子有没有好些,然后问她买了什么药。
每次听到她买的那些药不是我要她喂孩子的,我就有些生气,然后语气上就会变得比较生硬了,不停的告诉她这个药没用,要买哪个药吃云云。
昨天到今天,我一直在问孩子吃的那些药,也在反复强调哪些药不能重复吃,哪些药要怎么吃,我都感觉到爸爸有点不耐烦了,我也不敢多说了。我不想把他们伤得太厉害了,不能让他们觉得辛辛苦苦帮忙带孩子,还落不着好,他们本来就年纪大了,搞不清楚很正常,能搞清楚医生开的药方就不错了,还是不能要求太高。
就我这样的态度,我自己也在反思,我是要求太高了,可放在婆婆面前,就认为我是双重标准:养孩子的很多事只有我妈妈可以做,她却做不得,她觉得我每次的阻止都只是针对她,所以我们的矛盾越来越深。
我想说就吃药这个问题,我都是同样的要求,我给妈妈交代的妈妈没做到,我却敢反复说,严肃的说,强制的说。可面对婆婆,我交代的喂药要求,她因为年纪大一些不是这个药少喂,就是那个药剂量喂多了,我只轻轻的问一句说药是不是给错了都不行,只要我提起说婆婆做的不对,她马上就会反驳她没做错,说她是按照我的要求来的,我又很较真,婆婆越跟我较劲,我越找出证据给她看——她就是喂错了。
即使这样,婆婆也只会说她年纪大了,搞不好这些事了,我又能说什么呢!我本意并不是责怪她,只是告诉她弄错了,要记得,要按写的用量每样药都吃到,可在婆婆心里就是觉得我是责怪她,不相信她能弄好,弄不好的时候又说自己年纪大了弄不好。
就是这样一位婆婆,跟自己较劲,跟我较劲,总认为我是针对她,对我各种怨言。
比如穿衣服,我对妈妈的要求也是一样的,不能穿得太多,把孩子的身体闷坏,只是妈妈刚好这方面能和我达成统一,婆婆就是典型的摸着孩子的手,就马上给孩子添衣服的奶奶。
再比如鞋子,夏天我曾经给小王子买的凉鞋,妈妈硬说买小了,实际上按小王子的脚的尺码,鞋子是合适的,甚至还大一些,只是小孩子的脚后跟是直的,而凉鞋的后跟带是在后跟前一点点的,穿上凉鞋后,由于小孩子脚型的影响,凉鞋后跟部分小孩子的脚是达不到的,所以即使大0.5厘米的鞋子也会显得挤脚。
我硬是和妈妈争了这件事,直到后面妈妈不说了,才罢休。我想要是此时面对的是婆婆,又不知道会发生怎么样的争吵!
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每次妈妈都以沉默或转移话题避开,不会和我针锋相对,可能因为我是她的女儿,也幸好我们是母女,她从来不会记着这些我吐槽她没做好的事,即使说起也只是开开玩笑。
而我的婆婆,也不全是因为我是媳妇才这样,其实她对她的儿女们也是这样,只要和儿女讨论事情,一定是犟着告诉他们她是对的,她没有错。可我不听她的那一套,因为我习惯了在父母面前,父母错了也应该改过来的观念,所以导致我和婆婆的矛盾不可调和,我无法配合她,我也无法听从她的,她也不会理解我,我们永远不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