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一上线就广受好评,豆瓣评分更是达到8.6了。关于剧中讲究的服化道(包括唐朝的“插手礼”等),相关解读已经很多;对于望楼等先进的通讯设备,介绍也不少。诚然,一部剧之所以高分,用心制作绝对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却也不是全部。相信这个题目会让你想起,《长安十二时辰》中时常提到的一个主题——留在长安。
留在长安,意味着什么呢?
盛唐长安的繁华,从杜甫《忆昔》中就可以窥见一斑:“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毋庸置疑,其时的长安是一座极为强盛繁华的国际化都市(剧中也还原了这一盛况,上次见到盛世长安还是在《妖猫传》),较之现在的北京,可以说是毫不逊色的。再想想,崔器口口声声的“留在长安”,不正是如今千千万万“北漂”心中所想的真实写照吗?推而广之,希望留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漂泊者,在听到这句“留在长安”时,心头怕都是难免一颤吧。
主角张小敬,一个对长安始终抱着希望、想着长安好的人,吸粉无数。也许你会说,另一主角李必也是这样啊!但你如果考虑李司丞出身官宦世家而张都尉是一介死囚,或许想法会不一样吧。
张小敬也对他说过:”你们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是不会体会到一个巴拉巴拉“,这话也是许多“北漂”会对本地人抱怨的吧。不管怎样,张小敬对长安的希望兴许更为纯粹,尽管他最后也离开了长安,这倒让我想起了大学一个同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毕业前的一次闲谈,他对我说起北京的好,眼里只有柔情而无怨恨、不满或无奈,只有一声淡淡的、甚至都听不见的叹息。
龙波、闻染这一类则是对长安由爱生恨的人,也许是因为遭受这座城市的不公平待遇,也许是人性使然,但都无谓对错吧。一个在北京上大学的中学同学,毕业后仍旧回到老家,离开时却是带着对这座城市最恶毒的怨恨。要知道,当时我们中学来北京的14人中,他可是其中最力挺“北漂”、最“怂恿”师弟师妹来北京的啊!不管多恨,时间大概会冲淡一切的,如今他的朋友圈对北京更多还是怀念吧。每当此时,我总会想,当时火车开动时,他究竟有没有回头望这个待了四年的地方呢?
评事元载,家中穷得都没米了,很自然会想到白居易被调侃的“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一句。元评事心心念念的是“哪个四品大员还有女儿待字闺中”,小女仆的回答让人忍俊不禁。记得有人总结说:“人生中有两次实现阶级流动的机会,一是高考,一是婚姻。”就目前剧情来看,元评事还是能走好第二条路的。再说高考,唐朝的科举考试自然可以对应上,但作为悬疑动作类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与高考对应的还有武职人员的路——战功。张小敬第八团的战友们浴血奋战的场景、崔器高喊的“手中斩过八十六个人头”,和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一样吗?崔六郎为让弟弟留在长安做出的牺牲,熟悉吗?
《长安十二时辰》对“留在长安”的探讨,无疑击中了许许多多“北漂”的内心深处,或许也是这部剧一大魅力所在吧。文章题目中在“留在长安”之后加了个问号,一方面是剧中并未就有明确的倾向,另一方面也正说这个问题也没啥答案,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谢谢您的阅读与支持!
文章内容原创,如需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wangrongxin1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