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李健在《歌手》唱了一首《十点半的地铁》。听完之后,我搜了一遍歌词,读完,句句击中我的心上,禁不住眼睛湿润了起来:
十点半的地铁
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
温柔的风
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吹
身边的姑娘 胖胖的她
重重的靠着我睡
我没有推 我不忍心推
她看起来好累
矮下了身子 向后仰
我懒散地伸长了腿
对面的大叔
在鼾声之中张大了嘴
旁边的阿姨 左摇右晃
她睡得找不到北
身边的妹妹 和朋友谈谁
是是非非
我也疲倦了
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
悲伤的 难过的
在这里我没有力气去想
城市的夜 在头上
沉默经过它的心上
尽管它千疮百孔
仍在夜里笑得冷艳漂亮
我已疲倦了
这是我唯一不失眠的地方
沉重的 烫手的
在这里都可以暂时放放
等到了站 下了车
余下的路还有好长
不去想 管它呢
2
这两天好友Y问我:该不该去重庆发展? 我一惊问她:你在上海好好的,今年刚找了做编剧的活儿,去年又和老公结婚了,你折腾个啥?
她说:可是,在上海,开销那么大。我们再怎么努力,生活还只是那样。在重庆就不一样了,他的工资可以高不少,我们的生活会好很多吧?
听完后,我说:去吧,我觉得,你说的没错。
我自己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刚回国的时候,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住在魔都市区的我,甚至去松江、杭州都面试过。在杭州的那家公司面试时,负责人问我:你在上海好好地,为什么要来杭州找工作?我无奈笑笑说:工作合适的话,杭州也是很好的选择。
虽然后来没有去那家公司上班,想起这么一出,我还好几次自己都能笑出来,真够拼的。
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们,什么时候才能让自己停下来呢?
3
多年前,在东京旅游的时候,见识了地铁上的日本人。坐在我右侧的大叔在看书,我看了一会儿他,发现书总是停在那一页,再细看了一眼他,原来他的姿势在看书,人早已经睡着了;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中年的女子走到我的位置前,拉着吊环站着。几分钟后,她挂着吊环睡着了,好几次我看着她在车子忽快忽慢的节奏中,双手变换着吊环的姿势,好几次差点从吊环上掉下来。我一惊一乍地看着她,身边的日本人却都个个淡定,看来,他们早就习惯了。
更有意思的是,到站时,这个睡的稀里哗啦的女人竟然醒来,振作精神,下了车。当时我在想,日本人真的太累了。
在魔都倒不太看到这样夸张的场景。但好几次坐在地铁上,看着对面的人们,一张张疲惫、茫然的脸,心里总会升起一丝难过。这可能是一个时代的人的宿命。
在心里,偶尔也会想,对面这个人,下了车会去哪里呢?
是啊,地铁好像是个让忙碌的城市人,可以稍微歇一歇的地方。就像歌词里唱的:“悲伤的、难过的,在这里,我没有力气去想。沉重的,烫手的,在这里,都可以暂时放放”。
4
每一天,城市里奔波的人要面对一场场战争:
早高峰拥挤的车站;没有睡醒的脸庞;无止尽的等待;永远在赶往下一个地方...
这一场场战役把我们搞的好累,而这十点半的地铁却像《龙猫》里的龙猫车一样,坐上后,你能安心地好好休息一下。
是啊,这城市越是繁华,而我们就越显得渺小...
耳边又响起这首歌:
十点半的地铁
终于每个人都有了座位
温柔的风
轻轻地轻轻地轻轻地吹
身边的姑娘 胖胖的她
重重的靠着我睡
我没有推我不忍心推
她看起来好累
希望有些疲惫的你,今晚能好好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