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竹露滴清响
图/ 网络
一口湖北麻城普通话,把唐宋诗词讲得风生水起,猛一听是幽默新奇,细一品满是学养。
有网友说,戴建业是“课堂上的一股泥石流”。
我想说,这股泥石流给人们带来的冲击力真不小,它可以让你感受到唐诗的壮阔和抒情,豪迈和怡然,最重要的是,会让你对唐诗爱不释“眼”、爱不释“卷”!
戴建业讲让学生头疼的唐诗课,就像讲段子一样,他魔性的品评,让听者沉醉于唐诗,拍手叫绝。
无论是是字词意象,创作意境,还是诗人的人生图谱和他们经历的世事变迁,都能让你在细致幽默的语言里,真正读懂诗人以及作品,感受唐诗的伟大和深厚。
《戴老师高能唐诗课》一书,深度解析了李白杜甫等20多位诗人的80多首经典作品,同时还拓展延讲了其它诗作100多首,覆盖了经典必读的唐诗。
总之,在这本书里,你会遇见唐朝的各个牛人。
戴建业的《戴老师高能唐诗课》》讲课视频,在B站爆火异常,弹幕都刷屏了,播放量高达800多万。
下面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二。
1.至情解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柳永的送别词作品《雨霖铃·寒蝉凄切》,“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你看这画面:握着对方的手含着泪对视,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道尽了相思和不忍别。
宋代的送别如此,如唐朝的送别也大多写满了凄凉。
白居易的《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写得肝肠寸断。
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入《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还是中学的必学篇目。
上学的时候,老师让背,就背得滚瓜乱熟,就知道王勃送杜少府去四川了,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多的肯定是离愁别绪,自己读的时候,还把情感基调定位悲伤的,却怎么也都不出悲伤的感觉。
看完戴建业的解读,顿开七窍,理解了,明白了,也不由对戴建业的解读竖起了大拇指!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送别诗,更多的是王勃对杜少府的安慰。
杜少府被外放到四川去当县尉,一个京官去地方当官,相当窝火。
王勃却说,整个八百里秦川环卫着巍峨的首都,远望蜀州,一片烟水葱茏。
那意思是说,你从京城调到蜀州,不过是从一个美好的地方到另一个美好的地方,哪里值得你这样凄凄惨惨呢?
你看,戴建业的这个解读,立刻让读者豁然开朗,理所当然,下面的句子,还是开解王勃的,我是从山西来到京城,你是从京城去往蜀地,其实,我们都是远离家乡的人呐!
这首诗的第一联,从大唐帝国的江山处处都一样美好,来劝慰杜少府到四川去赴任,这不仅没有什么可悲凉的,反而是人生难得的机会。
第二联,从事业和功名的角度来鼓励他,男儿应该志在四方。
第三联,从个人友情的角度说,离开了没有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心心相印,只要我们志向相投,即便我们远在天涯海角,仍然还是好兄弟。
尾联,是直抒胸臆,是郑重叮咛,一定要高昂,一定要乐观。
戴建业的解读,为大家建立了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变传统的送别诗中的凄苦为乐观,感伤变为豪迈旷达。
2、至性解读孟浩然的佛性
看戴建业解读唐朝古诗,没有了晦涩,没有了距离,有的只是有趣,切近。
你看孟浩然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时至今日,别人问我,我只能说这是一首春天的古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
戴建业老师别具一格的解读,准让你由惊讶变成惊叹:原来可以这样解读! 这不是说我们呢吗?怎么跟现代人的特点这么吻合?
他读出了孟浩然的佛系。
“一个人办事不严谨,比较拖沓,过去说这个人很散淡,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就说他很佛系。”
孟浩然也很佛系。
你看嘛,外面的太阳都爬得老高了,孟浩然还在梦中逍遥,外面群鸟啼叫了,他也不起来,翻个身,再睡!
这不就是年轻人喊着的一觉睡到自然醒吗?
他起床了吗?没有!只是在朦胧中,半梦半醒间,疑惑丛生,一夜风雨,掉了几个花骨朵呀?
一个男人一觉醒来,什么不关心,就关心掉了几个花骨朵,清闲得让人嫉妒了!
在戴建业的解读中,看出了孟浩然散淡的生活态度,表现他远离世事的自得其乐。
“我从小背诗词就特别痛苦,没有画面感,记忆点不多,有幸能听到戴老师的课,一首诗基本每个词都是记忆点,讲完这两首诗读了两遍基本都背下来了,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都活了。”一个读者这样发表自己的感慨。
是呢,这个麻城口音的可爱老头解读的唐诗课,又有谁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