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温熊逸老师的专栏,最近一个月熊逸老师一直在更新关于西方政治社会方面的经典书目和其中的思想流变,很好,但确实艰深,说实话,听起来过瘾,因为很多知识以前都不知道,也有比较颠覆的认知,但重温时发现好多期听过了就真的忘记了,更别提理解了,听一遍只能听出好的地方,但理不清逻辑,还需要进一步理解,这不就是我的学习区嘛,甚是欣慰。今天熊逸老师的专栏又一次点亮了我,专栏里说“我们的每一项经由理性的决策,即便是丝毫无关于经济的,也都是对机会成本审慎权衡的结果。”,选择即是取舍,成本就是舍的最大代价,我们所有经过理性的决策都是权衡成本收益后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基本上就是我们的最优解了。毕竟大部分重要决策都是有缓冲期的,不需要立马做决定,都是经过理性思考的。既然都是理性决策,都是权衡后的结果,又有什么好抱怨的,人之所以受困大部分时候是因为找不到收益更大的事情。也许是因为视野问题,看不到收益更大的机会,视野太小发现不了机会或者视野太浅看不到机会的巨大收益;也许是价值观,巨大利益的机会在人的眼里就是一文不值,甚至是负价值,心理成本或是社会成本之类的隐性成本巨大;也许是思维问题,对成本或收益的考量有重大错误,对风险的考量有显见的偏颇,过分强调安全抑或是追求极致的收益而忘记了避险。但更多的是人的能力问题和态度问题。没有能力去实现更大的选择,没有意志去改变当下的状态。
我身在银行系统,虽然是一个股份制银行,不像国企那般清闲悠然,工作还是比较忙的,但是稳定的机制注定了我就像一个规定好的零件一样,为了这个运转还算优良的巨型机器在规定的路线上奉献着自己的能量。自己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弊病,也常常叫嚣一定要跳出这个僵化的机器,找一个可以奋斗的地方。那为什么我还没走?也是我理性权衡后的选择,其实我与熊逸老师专栏中说的鲍勃.克拉吉一样,因为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听到这里我真的被电到了,电到了我内心深处不愿提起的那个角落,其实我根本没有为离开现在的单位做正式的准备,我想去哪里,什么行业什么岗位,需要什么能力,我还缺少什么,缺的话怎么补,进新单位如何有个更好的发展,如何在离开前积累自己的职场经验和拿的出手的项目,如何榨干现在单位好的可以带走的资源,这些我通通没做,甚至通通没想。
我之所以没走是因为我走不了。我现在的状态其实是我的最优解。我有什么好抱怨的,抱怨银行的机制不适合年轻人发展,只靠熬年头。抱怨领导不放权,放不开手脚,事情多,没时间自由发挥。抱怨单位等级森严,领导面前大气都不敢喘,太压抑。抱怨单位氛围不好,有太多需要分心注意和维护的关系,需要躲开的坑,需要用心巴结的资源,自小一身正气的我根本不屑参与和思考。错了,都错了!这就是你的真实的选择,不是被迫的,谁也没逼你,你就接受吧,别骗自己了。为了你的选择负起责任吧,都是现代社会的成年人了,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后悔是最基本的。想改变?先变自己的能力和态度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