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在看到标题的时候,多数看客大致就知道下面要讲的是太史公司马迁,要说司马迁是宦官,着实是有失偏颇的,只是因为那一刀的缘故,但就具体条件而言又确实如此,何况太史公在《报任少卿书》中自称闺合之臣,即使厌恶至极,恐怕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称号。
题目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在网络上也散播着十大太监之类的排名,取而代之用宦官一词相较而言偏于中性,也算是两千年的后辈对太史公的敬畏。动笔之前曾请教于度娘,相关内容大致浏览过后,实在是揪心,看来科普还是非常之有必要。
生平简介不多赘言,度娘还是可信的。存世之作上除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之外别无资料可选,而《汉书》中诸多篇幅直接来自于《史记·太史公自序》,因而,若想了解司马迁本人,最佳的途径便是《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少卿书》。
既然是科普,那便先从最以为是的盲区开始吧,司马迁为何受宫刑?司马迁因李陵之罪而入狱是无需争辩的事实,广为流传的是司马迁被判以宫刑,事实呢?《报任少卿书》上有这样一段“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从“伏法受诛”可以看出司马迁的罪名是死刑,而根据汉朝的法制,被判处死刑的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是“赎刑”,通俗点讲就是花钱买命,这命要卖多少钱?答曰:金二斤八两。不知几何,当是时大致相当于五户中等人家的全部财产,放在当下,若按照中等家庭财产为100万,也是相当不便宜的。在那时,司马迁自言“家贫,无财赂法吏以自赎”,同时由于他得罪的是皇帝,没有亲朋敢于出资相助,故想要活下来便只能走第二条道路,即自请宫刑。
自请也好,被判也罢,结果摆在那里,再讲这些又有何意义?当然有意义!“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以十辱可以说是汉朝的价值观,再加上“邢不上士大夫”的文人氛围,你能够想象司马迁所做抉择背后的磨难嘛?他自小从学于董仲舒和孔安国,两位均是当时文人风向标,而作为其弟子为苟活而自择腐性,会有多少人唾弃,又能有多少人理解?
太史公在《自序》中写道:“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话,恐怕谁都能背下来,曾经写作文的时候也没少引用吧,但是请不要再说太史公是如何在面对困境时坚定心智,树立起伟大的理想目标啦,完全搞错因果关系了好不好。“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同样出自《报任少卿书》,太史公写《史记》是由来已久的目标,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并不是因为宫刑后而起,即使没有李陵之祸,《史记》必然也会问世,因为重在人,而非事。
其次,宫刑是极其侮辱人的刑罚,司马迁又没有和武帝抢老婆,他是上书帮李陵求情,李陵犯的是叛国,司马迁也没再武帝面前扯一嗓子“老子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于情于理武帝都不至于判宫刑,死刑则合情合理,为叛国者求情,视同叛国,何况中间涉及到暗贬国舅李广利,这里边的故事就不说啦,所以,读书是要动脑子的。
那么,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言而简之,只因四个字“责无旁贷”。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谦逊,讲究让,但只有遇到责任是不会谦让,这也是为什么乱成一锅粥的中国人都能团结在一起抗日的缘故吧,那些崇尚自我的外国人是不会明白责任之下舍我其谁的气魄的,谈古不谈今。要了解司马迁的责任,必须了解司马迁的家族史和汉朝前的史书史,两者之间也是有联系的,都知道焚书坑儒,其实秦始皇焚的主要是各国史书,坑的是术士,绝没有现在想象的那么夸张,秦皇宫也都留有孤本,倒是项羽那一把火才算是真正烧的干净,扯远啦,而后记述历史之书凋零。然后,再来看司马迁的家族史,司马迁的职位是太史令,后来的职务是中书令,千万不要把太史令当成史官了,如果就职责而言,汉朝的太史令更接近星官,或者说祭祀,写史记完全是算是个人爱好。
太史公在自序中写过,他家世世代代都是做的都是太史令,而以往的历史记录是很受重视的,或者那些曾经他祖辈的功绩都在趋于消散,而想要重整散落的史书,成一家之书是从司马谈手上开始的,更确切的说是司马迁继承了其父之志,这是两代人的结晶。而确实在司马迁手上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从此再无相可比拟之书。
本想写司马迁的简略传纪,写着又成了自己的感悟居多,尚未读完《史记》又谈何写传纪,以后一定重新再写过。仅仅如此,司马迁的光辉以足以照耀后世,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以上观念很多来自吕世浩《史记》课程,有兴趣者可以自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