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一十五
原文
宛平黄昆圃先生,康熙辛未词林予告后,在长安主持风雅。人有一技一长,必为揄扬,无须识面。李方伯渭来江南,余往衙参。一见,便云:“昆圃先生交好耶?”余曰:“未也。”方伯云:“我出都时,黄公以足下再三托我。”方知先生怜才,有古人风。《庚午重赴鹿鸣》诗曰:“蕊榜新开敞盛筵,漫劳车马问衰年。雀罗门巷群相讶,鹤发重联桂籍仙。”《辛未重赴琼林》诗曰:“天鼓声喧晓漏余,春风吹雨洒庭除。婆娑老眼看新榜,仿佛青云接敝庐。”“鹤返故巢无宿侣,花开仙洞见新枝。辅轩南国追畴昔,风雨桥山怆梦思。”先生巡抚浙江,追感两朝恩遇,故诗中及之。
译注
北平的黄叔琳先生,康熙辛未年发布翰林院预告后,在西安主持诗词方面的事。只要有人有一样技巧一样长处,必定受到赞扬,不须要见面相识。李渭方伯来到江南,我去衙门参见他。一见面,便问我:“与黄叔琳先生交往怎样?”我回答说:“没有交往。”李渭方伯说:“我离开京城时,黄叔琳公将你再三托付我”才知道黄先生怜惜有才的人,有古人的风范。先生的《庚午重赴鹿鸣》诗:“蕊榜新开敞盛筵,漫劳车马问衰年。雀罗门巷群相讶,鹤发重联桂籍仙。”《辛未重赴琼林》诗曰:“天鼓声喧晓漏余,春风吹雨洒庭除。婆娑老眼看新榜,仿佛青云接敝庐。”“鹤返故巢无宿侣,花开仙洞见新枝。辅轩南国追畴昔,风雨桥山怆梦思。”黄先生做浙江巡抚,追思感念两朝皇帝的恩遇,因而在诗中提及到。
宛平城在卢沟桥东,全城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总面积20.8万平方米。明末崇祯十一年(1638年)开建,历三年而成,原为军营,后渐迁商肆民居,明清时称拱北城、拱极城。 1928年12月,因宛平县已改隶河北省,故而将宛平县公署由北平市内迁至拱极城,从此改名宛平城。解放初期宛平县仍隶属河北,1952年重新划归北京,并撤销县级建置,其原辖地区先后划入丰台区、京西矿区(门头沟区)、房山县(区)、大兴县、海淀区,石景山区,其中宛平城归丰台区管辖。
黄叔琳(1672—1756),幼名伟元,字昆圃,又字宏献,号金墩、北砚斋,晚号守魁。康熙年进士,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詹事,内阁学士,礼部、刑部、吏部侍郎。时推为巨儒,世称北平黄先生。著有《史通训故补》、《文心雕龙辑注》、《观北易抄》、《诗经统说》等。黄叔琳康熙辛未科(康熙三十年,1691)探花。 康熙四十七年任山东学政,继任江南乡试大主考。乾隆元年(1736)任山东按察使,继任山东布政使、山东巡抚理山东总督事,前后达六年之久。 其在山东任学政其间,以兴贤育才为己任并建济南白雪,青州松林两书院。黄叔琳年谱记载: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九月“泰安三贤祠落成”。“公肃仪展谒,为立碑记其事,系以歌诗。”“刻渔洋诗话(渔洋卒于康熙五十年五月十一日)。”“新城司寇撰诗话三卷。藏于家,公为序而梓焉。”王渔洋是黄叔琳取士座主。黄叔琳在泰安修三贤祠,落成的同时,刻梓渔洋诗话三卷,足见黄叔琳敬仰和铭记师恩。李渭(1685—1754),字菉涯,号素园,直隶高邑(今河北高邑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擢刑部主事。雍正二年(1724年),任岳州(今岳阳)知府。其时,雍正皇帝为整饬吏治,需了解下情,特准李渭为其耳目,可以密折直接奏事。也因此为湖南官员嫉妒,不久即遭弹劾去官。后授武昌府同知,因母丧未赴任。丁忧期满,授四川嘉定(今乐山)知府。
李渭至嘉定任,即因断案据理直言得罪上官,但仍不改耿直强项。任中遇重庆水患,李渭亲驰前往,勘察灾情、开仓赈济,不遗余力,救活许多百姓。后因父丧归家,守孝期满,授河南彰德(治今安阳)知府。任中疏浚万金渠,建水闸,彰德千余顷农田得利数十年。境内漳河隔断南北,李渭捐资于丰乐镇修桥,两岸变通途。雍正八年(1729年),李渭因政绩卓著,升山东盐运使。十二年(1734年),山东水灾,灾民食树皮草根,饿殍遍野。李渭上疏具陈灾情,力主从速赈济。十三年(1735年),升山东按察使,继任山东布政使。针对灾荒频仍的山东,李渭以明人著述为据,道:“甘薯可生食、可蒸食、可煮食、可煨食。可切为米,晒干可作粥饭。可磨为粉,晒干团为饼饵。共造粉之法,取薯卵洗净和水磨细,仍以大缸贮水,淘去浮渣,做法同藕粉,渣可饲豕,将其粉作丸,与弥珠细谷米无异”。于是,结合山东的土地,气温、雨量等自然条件,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发展为《种植红薯法则十二条》,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十二月向全省颁布,“以种薯为救荒第一义推之其可以裕盖藏,备凶荒”,颁行全省,对解决山东饥荒起到很大作用。直隶无极县令黄可润在德州见山东种薯已“家传户习”,因引进20名老圃到无极县教习,对直隶种薯有开启之功。可承想对那位在山东推广种薯的,却又是直隶人。李渭为官能持大体,遇事敢当,不避嫌疑。后官至安徽布政使。乾隆十九年(1754年)卒,终年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