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奖励系统,诺贝尔奖的获奖成果总是备受瞩目,因为它们代表了目前人类科学研究的最新成就和最高水平。而近年来,一个类似诺贝尔奖的周边产品却异军突起,不断吸引人们的关注度,那就是由美国人马克·亚伯拉罕斯创办的搞笑诺贝尔奖。而在2018年搞笑诺贝尔奖众多提名中C位出道的奖项,当属获得化学奖的“唾液是相当有效的表面清洁剂”。在颁奖现场,研究者们当场演示了用唾液清洁油画上的污渍,有力地证实了他们的研究并非搞笑。
其实,这一发现并不遥远。在我们幼稚无知的孩童时期,总能看到有小朋友用口水擦去纸张或是塑料制品表面上的污渍,却未曾想到这种不卫生的行为背后却蕴含着科学原理。为此,来自葡萄牙的宝拉洛玛等研究者团队对此进行了各种实验来探究唾液具有清洁作用的论证。
实验的第一步,研究者们选取五种不同的清洁剂——甲苯、稀氨溶液、2-甲基庚烷、白酒和唾液,并采用了镀金的彩色画和雕刻作品两种物品进行清洁。为了便于对比不同清洁剂对于同一污渍的清洁效果,实验过程中,研究者将它们分别用于同一作品的不同区域,观察它们的清洁效果并进行记录。从实验结果中明显看出,唾液相较于甲苯等清洁剂的清洁效果的确优秀很多,尤其是在清洁含金物体的表面。
接下来,研究者们为了识别到唾液中起到清洁作用的成分,继续进行深入实验,对唾液进行了透析和热变性处理。从实验现象中可以观察到,经过透析处理的唾液,虽然一定程度上缓冲了清洁效果,却对最后的清洁作用没有非常大的影响;而经过热变性处理的唾液,由于在高温下被破坏了酶活性,导致了最终出现清洁作用不理想的结果。研究者们也由此得出结论,唾液中起到清洁作用的成分是其中的水解酶——α-淀粉酶,而唾液中的水分则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当唾液作用于物体表面的污渍时,这种水解酶将物体表面的污渍降解,随后污渍便溶解于水中,从而完成清洁效果。不过,需要注意到的是,唾液的清洁作用并非对所有物体都很友好,当物体表面含有朱砂和蓝铜矿时,唾液反而会造成轻微的腐蚀效果。
颁奖仪式上,研究者们提到,唾液不用花钱、随取随用,并且对环境友好。因此,已经有一部分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开始使用唾液清洁金器和陶瓷,他们认为这种清洁方式不损害物品。不过,研究者也提醒大家,在厨房用唾液洗碗可不是个好主意。其实,类似这样的科学现象,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只不过我们少了一份探索科学的心。如果你仔细观察生活,也许,下一个搞笑诺贝尔奖的成果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