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很久没动笔,还在忙忙碌碌地找工作,提笔也不知道该写什么。生活荒芜一片,很像我对大西北的印象。
我生长在北方的一座古城,儿时最怕的就是沙尘暴。一阵妖风起,白天瞬间变黑夜,紧着关窗户,都挡不住那些从缝隙中吹进来的尘土。每天到达教室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擦桌子。小男生们喜欢在自己的桌上以指代笔,在桌上厚厚的那层尘土上龙飞凤舞地写几个字,诸如“**之桌”。小姑娘们则是蹙着眉头,捂着口鼻,浸湿抹布认真地擦干净桌椅。后来每每读到”黑云压城城欲摧“,我脑海里总是想到故乡沙尘暴时的情景。
后来跟着父母旅游,去了西北的另一座城市——宁夏中卫,使我我对沙子有了新的印象。沙坡头的每一个沙堆,弧度都很柔和,太阳照射下的沙子仿佛金砂。抓起一把沙,看着它从指缝间流过,掌心酥麻麻的。坐着滑板从沙堆高处滑下,耳边可以听到热风的吟唱。眼睛被金色的沙海晃得睁不开眼,就这么闭着眼睛滑下,没有恐惧地尖叫,只有快乐地笑声。那时候才知道沙子并不都是脏兮兮的,也并不都是黑压压地盖住所有光和热。
留学归来之后,我再次踏上西北的土地。青海的沙再次刷新了我对沙的印象。隐藏在山石间的沙,夹杂在野草缝隙里的沙,在公路上随风狂奔的沙,都透着一股倔强。骑行者逆风而行,沙石被车轮撞开,任性翻滚几下,停留在大路两侧。青海的沙充满了野性,硬生生地不好接近。
如今我常年待在南方,一个典型的江南小城,湖泊江河倒是不少见,那些曾经让小女生烦恼的沙却不怎么见得到了。大西北的飞沙走砾,大漠孤烟,或硬朗,或温柔的沙,漂在南方的我再也难见。
北人南漂第一篇,献给我成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