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说一个故事: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他4岁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家里非常贫穷,无钱上学,也买不起纸和笔。
欧阳修的母亲就用荻秆做笔,在沙土上教欧阳修写字。这就是“画荻教子”。
在欧阳修10岁的时候,自己能读书。他到处借书,遇到比较重要的书籍,他就一笔一画地抄下来,有些好文章,他读过几遍就能背诵。
每天有时间,欧阳修就练习写文章,慢慢他的文章越写越好。
欧阳修体会到,好文章是下苦功改出来的。
欧阳修把文章写出来后,把草稿挂在墙上,旁边摆笔砚,随看随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欧阳修曾写过一篇《醉翁亭记》,开头用一大段文字说明渲染滁州山景优美,后来改剩余5个字,即“环滁城的都是山”。后来这篇文章成为欧阳修的代表作。
古人写完文章都是不断修改才完成的。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教我们怎么修改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作者提到:直到你的文章改到无可修改,否则不能说已经完成了。
很少作家能够一气呵成地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大多数写作高手需要至少三遍稿才能完成一篇短小写作。
我们应该怎么修改文章呢?作者以求职者为例,教我们怎么修改
1、把想法写下来
2、编写内容、增加细节、串联整篇文章并修正
3、重读全文,再稍加改动
4、作品越长、这个过程所需的次数就越多
一部完整作品修改的次数取决于作品的长度和难度。
那什么时间才算真正完成?
你最终不愿意再增添或删减任何东西,这时候就是文章完成之时。
我习惯写了作文后只看2次就直接发送。
当时我只是看了2次没修改就直接交作业给老师,希望老师有空帮我看看。
老师工作非常忙,但是她把我的作业问题全部罗列出来,并给我很多修改建议。
当时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老师的指导。
后来按照老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再修改了一次。
我发现,经过修改后的文章比之前感觉好不一样。
我才意识到好的文章都是不断修改的。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是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