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现在这家公司将满一年,想写一下自己的感悟。
不后悔
入职将近一年,我保持了每周至少写一篇文章的频率,一方面是来自工作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认为写文章依旧有长期的价值,即便它现在不如短视频那么吸引人。
换作以前,我可能还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写,今天高兴就写,明天不开心就停,可能打心底里也没觉得写文章对自己有多大的影响。
但经过这一年,我「被迫」写了一些文章,它们可以被放到更大的平台,给更多的人看到,至少可以给自己一种心理安慰:同样的付出,可能帮到了更多的人。
在进入现在这家公司之前,我做的是物流的工作,每天的日常基本就是打印运输单据、结算运费,有时完成领导临时交代的任务,如提取整理运输数据。
那份工作大多时候是一种重复式的机械劳动,重复的次数多了,内心多少会觉得厌烦,也没有心思去琢磨其他值得学习或思考的地方。
中间有萌生过跳槽的想法,但这也不是一蹴而就,因为我又面临两个新的问题:
我适合做什么
哪里适合我
一方面我讨厌重复,另一方面我又惧怕过大的挑战,因为我明白自己是个保守型而非进攻型的人,而且刚出社会,积蓄不多,内心隐隐还是有极大的不安全感。
大多时候,我们总是会基于当下的情况,来衡量当初做的选择是否正确,每个人衡量的标准可能不一而足,可能有:
收入
是否自己真正热爱的
是否能结识更强的人
未来的上升空间
暮年之时回想起来是否会后悔
现在看来,我没有后悔那时候做出的选择,因为我认识了更强的人,我也确信自己还正走在上升的路上。
我去年曾在一个知识星球分享过自己 2019 的年度关键词——「改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我的年度关键词:改变。
今年我从一家国企辞职,进到了我更喜欢的互联网行业,现在做的是新媒体方面的工作。
在选择是否跳槽时,大多数人心里可能有两个担忧,一个是工作内容,担心新工作还是会碰上自己不喜欢的;一个是跳槽后的工资,担心跳槽之后工资不如从前。
而我今年在选择新的工作时,可能刚好是天意,我喜欢的一家公司从深圳搬到广州来了,而且离我住的地方又近,所以我就投了简历,后来顺利通过面试了。
刚入职的三个月,我拿的是实习生的工资,工资确实降了。
和一些朋友谈到换新工作的事情,有的人说它(指我现在的公司)就是想省钱,以实习生名义招聘廉价劳动力,建议我再找下家;而有的朋友则说,看能不能通过这份工作学点东西,毕竟你不是挺喜欢这个的吗?
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我觉得,能通过这份工作,和厉害的人交个朋友,也算值了。三个月后也顺利转正了。
说这件事,和我上周的作业中说到的「不要过度在意短期内的薪酬回报」有一定的契合之处,但这里也有个前提:换新工作之前,我已经工作将近 1 年了,有了一点小积蓄,即便短期内工资降低了,我还是能负担起每个月必要的支出。
之所以说出这个前提,是想让大家不要陷入过分理想化的状态。
新媒体小编一年工作心得
新媒体小编,其实是对自己的岗位的一种调侃,同事之间经常会互相调侃,但如果你是一名公众号读者,请尽量不要称呼公众号的运营者为小编,因为小编真的不喜欢被称作小编。
选题先行,优于一切。
大多时候,新媒体小编要么是在写文章,要么就是在找选题的路上。
每当写完一篇自认为满意的文章,请不要对它的阅读量抱有过高的期待,因为文章出来之后,阅读量大多时候只和标题有关。
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可能知道什么标题最能吸引人,但我们尽量不用过分套路化的标题。
敬畏用户。对应到公众号,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关注数,用户是最敏感的人,当你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时,它们可能会留下,而当你毫无节制地想从用户那里得到更多,你注定会失去用户。
不管任何工作,都不会带给你永久的安全感,安全感都是自己给的。
每个人都需要在工作之余,给自己的爱好或者某个技能留一点时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某个领域的「艺术家」。
人生既短又长,焦虑困惑常在,只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问心无愧就好。
最后引用江湖人称「互联网百晓生」的曹政老师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什么是自媒体的信用本钱?如果微信把你号封了,你东山再起,你的用户是否还会跟着你。这就是你的信用本钱。
未来的世界,是信用的社会,请珍惜自己的信用,爱护自己的羽毛。
以上,希望有帮助。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