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18个国家的行为心理学家们推荐的图书,本书作者和《让创意更有粘性》是同一人,同时这本书也算是全球地畅销书了。我读地是中文译本。正如书所说,本书旨在帮助做出更明智地个人选择和群体决策。
读完《决断力: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后我才发现,所有的事情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的时候,你只要仔细想想下面这四个原则,就可以做的很好,这四个原则是
1、 扩宽选择空间(Widen your options):避免思维狭隘,多目标追踪。找到那个已帮你解决了问题的人。
2、 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考虑相反的情况,缩小放大,尝试。
3、 在做出决策前,留出一段距离来考虑(Atta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克服短期情绪,尊重你的核心价值观。
4、 做好出错的准备(Prepare to be wrong):“书档”未来,设置一个绊网,信任流程。
其实大概想想,就是这四个方面或者说四个步骤,后面的几个小标题和书中的许多例子都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的。这也是这本书的最最核心的部分。读完不能就放下了,你需要把读到的东西放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这本书地精髓。
首先是扩宽选择空间,相信很多人在大学毕业的时候会面临选择,是眼前这份工作还是读研?是回老家还是去大城市?异地的男女朋友,是去和男朋友一起打拼还是等待时机?等等许多问题,都要选择,需要你的决定,那么是不是有别的选择,或者你不确定的时候,可不可以给自己多一些选择。像事眼前这份工作还是读研这个问题,我就知道许多毕业生在毕业的时候,会出国,会去做村官,会去游学,会去支教,还有会创业,甚至有人会把这一年空下来,想想自己要做什么(我不是鼓励这种做法,他(她)只是在这一年确定一个目标并为之努力),也是和第三点流出一段时间来考虑是一致的,有时候眼界开了,就不局限于眼前这份工作还是读研这两个点了。
把假设放到现实中检验:许多人在大三的时候就有大把的时间,这个时候就是把自己想法放到实际中检验的最好时机,因为你有时间可以缓冲。
于是,检验结束后,你会有一段距离来考虑,自己要听你自己的声音,不要想别人怎样怎样,关键是自己的想法,或者就像文中所说的,你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你喜欢做实事,那你就不要去一些不做实事的地方。
剩下的就是做好一切的准备,就是选择错了,决定错了怎么办,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大的努力。如果我没有记错,基本上很多成功的人被采访时都说,没有想到是自己,就是做了,想着错了就换个方向,回到以前也没有什么,至少自己经历了。从心理学上说,这也是给了自己积极的暗示,因为最坏的我都可以接受,那么如果成功了,我更喜悦。
总之,做决定心态要好,错了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你还是那么年轻,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