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烛残年

老田这几天心里很烦。

在村里,老田是人人羡慕的对象。他年近八十,身体硬朗,两个儿子两个闺女,四角齐全。大儿子在村里是个能干的人物,做农产品经纪,开着小卖部,呼风唤雨;二儿子在省城当着领导,家里的一应花费都是他包揽;大女儿嫁在邻村一个开工厂的人家,也过得富足;小女儿就在本村,虽然是普通农民,也是夫妻和睦儿女双全,算得上美满。

平日里,老田每天就是起床后沿着南北大路走一趟,跟碰上的人打个招呼,瞎聊几句,他总是乐呵呵的,很少有烦闷。

他最近的心病,出在了房子上。他老两口原先跟大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时间久了,跟媳妇之间难免有各种不愉快,再加上二儿子上学经济负担重,经常起口角。于是老两口搬到了菜园里的园屋子住了几年。二儿子工作后,攒了一笔钱,给他们在村里买了套房子,转眼也住了十年了,大概是人老了,生命力散淡,也养不住房子,老房子电路开始老化,墙皮也开始脱落。二儿子过年回家看到这种光景,就打算重新休整修整。他出钱,让大哥找人干。本来是挺好的事儿,可大儿子打听了一下,要休整一遍得花十万块钱,他对面那家的房子正在卖,也十万块钱,人家刚装修好的,不如买这家的,又省事儿又省钱。

那家的房子他去看过,确实装修的挺好,但是他心里有个疙瘩,因为那家的老头是得癌症死的,他总觉得不吉利。可是又不好跟二儿子说这事儿,跟他说了,难免又要惹出各种事儿。要么二儿子会说他多心,要么大儿子会嫌他多事儿。大儿子做这样的打算,应该还有另一层主意,他们搬到他对面住,他就可以把那边当成他的仓库,放更多小卖部的货了。

大儿子现在的媳妇不是原配。他原来的那个媳妇是村里出了名的精明。个子不高,说话声儿却特别大,讲起道理来如同蹦珠儿,狠而且快,让人招架不得。年轻的时候火气盛,经常因为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事儿找公婆吵架。好处是过日子是把好手,眼看着把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支楞起来了。二儿子工作后,家里也更加不愁吃穿用度,两家不住一起了,儿子儿媳跟老两口的关系和睦多了,隔三岔五叫他们去家里吃顿羊肉、海鲜什么的,在旁人眼里算是母慈子孝。

偏偏世事不能尽如人意。儿媳妇年近五十岁,查出来子宫有肌瘤,去县医院动了个手术,回来就变得神神叨叨,整天见人就哭,说自己犯了罪。见了婆婆更是拉着她的手让打,打死她。村里的老人都说这是终于想通了,开始悔过年轻时不饶人的罪。没成想,有一天,媳妇竟然自己跑出去跳了河,等救上来的时候已经咽了气。好端端一个家就这样没了,孙子刚谈了对象,还没过门呢。

儿子一下子就失了主心骨,天天没精打采的。老田知道他夫妻两个一项是媳妇说了算,她一伸腿走了,把儿子的精气神也带去了。长此以往不是办法,才五十岁,总不能孤身一辈子,于是开始劝着再找一个媳妇。

儿子刚开始很反感,时间久了,渐渐也就松动了,开始相看。他这条件在农村算得上好的,儿女都没有负担了,经济上也宽裕,很快就说中了一个,简单办了几桌酒,搭伙过日子。新媳妇跟原来那个完全不一样,话少,性子慢,让干什么干什么,不吩咐不动。也不知道儿子是不是满意,眼见着他倒是比前一段时间胖了些,笑模样也多了些,老田和他老伴也就知足了。

老田不想住到他们对面去,可是又不好跟儿子说。毕竟年纪大了,自己也没什么能耐,只能听人家安排。可是他心里又别扭,总觉得一进到那个院子,就憋气难受。他想找人絮叨絮叨这事儿,可是老伴儿好几年前就聋得只能听见几句大喊大叫的话,大部分时候靠猜测交流,跟她说也没用。村里的老人,能说得上话的,几乎没有了,都去了村南头的坟地里。

两个女儿时不时回来看他们,送些鱼肉,热热闹闹吃一顿饭,人家兄弟姊妹聊得热火朝天,他也插不上几句。他以前有个聊得着得老头,叫老郝,老郝两个闺女一个儿子,老伴很早就过世了,吃过晚饭就爱来找他聊。

一个夏天得下晌,村里四五个老头在墙头的阴凉里闲聊,老郝突然一头栽到了,老田和其他老头赶紧打电话叫了车给送到了县医院,说是脑溢血,抢救回来之后,只有一只手能动,只能摊在床上。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商量着三家轮着养,女儿们轮完了到了儿子家,儿子还有两个孩子,顾不过来,就给送到养老院住了一个月。又到大闺女家,大闺女的女婿就开始不满意了,说是轮完这一轮,要是还养,就离婚。三家为了养这一个不能自理的老人,都觉得心力交瘁,后来就商议着凑钱送到养老院。

在养老院住了不到一个月,老田和村里几个人一起养老院去看老郝,老郝已经不能说话,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拉着他的手流眼泪。老田他们回来之后没多久,老郝就去世了。葬礼办得风风光光,热热闹闹,三个孩子大约是觉得老郝提前走了,给他们算是省了不少钱吧。老田时常后悔,当时老郝倒头栽倒的时候,他们不应该那么积极的打电话送医院抢救,要是当时就死了,他的儿女也不至于后来闹得鸡飞狗跳,老郝也不至于在三家辗转,还在养老院受罪。

老田想想自己的孩子们,还算是孝顺的,除了不爱听自己说话,钱上从来没抠搜,都还过得去。现在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都不在家了,有上班的有上学的,一年也见不上几次,孩子们跟他也没有小时候那种热乎劲儿。人老了,不中用了,渐渐得就开始招人烦了。

好在他们老两口身子骨还算争气,至少还能挣扎着自己做口饭吃。要是真有一天倒下了,也不知道会怎么样,运气好的躺几天,子女尽尽孝心,顺顺当当去了,也是福气。要是躺个一年半载,想想都痛苦,不只子女苦,自己也苦。可是这种事儿又由不得自己,只能听天由命。

门口的一棵百日红,粉团团的花儿,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动人。老田提起他的马扎子,向平时聚堆的墙头走去。现在聚在一起聊天的都是比他年轻的,他们每天聊得都是国家大事:外交部长换人疑云、菲律宾渔船犯我海域等等。老田不会上网看抖音,就只能听别人聊得热火朝天。

他突然觉得想通了,搬去前面院子住也没什么,人已经活到了没什么可留恋的地步,还怕什么忌讳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上午去看老妈了,大弟昨天刚走,怕她热闹之后冷清下来又伤感。 老妈刚刚要睡下,见我来了,朝我嫣然一笑。我的心一颤...
    芒果_阅读 427评论 6 10
  • 静静地 躺 默默地 等 醒了又睡 睡了又醒 直至 完全清醒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熬岁月 数时间 风烛残年 外出人儿...
    九针玉儿阅读 233评论 0 0
  • 打下一行字,敲去一行字,想到时感激,遗忘时不安,终于发现,开始落下的第一笔,才是最难的。正如我们总是想在漫长...
    业丁阅读 396评论 0 3
  • 昨天去电信局办事,因为要去老板家拿身份证,顺便买了一袋苹果过去,想着毕竟是今年第一次去看老头。 到了老板家,按了门...
    湘湘_c0f3阅读 228评论 0 4
  • 欢迎来到《老人与海》双语精读[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zODQyN...
    Simonyan阅读 2,848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