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2000年前究竟证悟到了什么,能赢得世人如此的尊敬与景仰?他的发现有何特别之处?甚至包括如爱因斯坦等现代怀疑论科学家们都如此?他到底说了什么,能感动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从西藏一路跪拜到菩提迦耶?佛教就是吃素、剃头、慈悲、打坐念经吗?如何才能算作为正真的佛教徒?
《正见》一书,以简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核心的四法印见地,帮助读者检验自己是否有佛法的正见,在轻快的字句后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佛菩萨大悲大愿。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1961年生于不丹,为堪布阿贝仁波切的弟子,第三世钦哲传承的主要持有人,秉承藏传佛教优良的传承和教育,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深具创造力的藏传佛教导师。
通过本书,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佛教的精髓髓,了解因缘的善变与无常,解脱万千烦恼,放下我执,迈向觉悟之路。佛教徒不只是着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着,这四种见地被称为“四法印”。
一,造作无常
佛陀的故事很多人都很熟悉。悉达多王子出游,看见病、老、死现象,深受触动,而陷入了深深思考和痛苦,之后抛弃自己的宫殿、王位,寻求解脱之道。
我们或许觉得悉达多王子天真幼稚,有点小题大作,但事实上幼稚的是我们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由自主的让自己和他人避开真相。我们对衰朽的象征产生的免疫力,我们告诉自己不要老想这些事情,用正面的方式来鼓励自己,但任何令人不满意的事情出现的时候,我们就会故意转移注意力,如果心情不好,我们就会去逛街,下馆子或看电影。
我们总相信我们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我们期待总有一天,可以开始正真完美的生活。然而生老病死从来不曾离开我们。
如果只是老和死的厌恶,并不足以让太子离开王宫,悉达多会采取这么激烈的行动,是因为他实在无法合理的解释,所有已生和将要出生的,一切众生之命运就是如此。如果所有一切都必须衰朽,那么,花园中的孔雀珍珠,宫殿,国家,都将毫无意义,我们追求的目的到底是到底是为什么?
完全不借助任何科学工具悉达多太子,以吉祥草为垫,坐在一棵菩提树下,探索人类的本性,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他终于领悟到一切万有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情绪,所有的感受都是,有多个元素和合而成。并没有独立于各元素的存在,相信它们真实的存在是最大的骗子。
他了悟到,不仅人类的经验如此,所有的事我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如此,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因此一切事物都会改变,一切万有没有一样是独立恒常纯粹的状态,所有的现象只是因缘聚合而产生,因为因缘的消散而消失。每种事物,一切众生,关系,制度,国家,团体,从生下来到死亡,每刻都在不停的变化。
悉达多找到了一个方法解除死亡的痛苦,她接受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生死只是循环的循环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盲目的期待,就不会困在期待之中也不会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是无常就不回,攀缘执着,如果不攀缘执着就不会患得患失,才能够真正完完全全的生活着。
因为悉达多从恒常的幻觉中觉醒,所以我们称他为佛陀,意思是一个觉知觉醒了的人。
因为由于了悟到一切事物皆是和合而成,解构没有止境,而且一切万有的各个成分没,有一项是独立的恒常和纯粹状态的存在,因此他获得解脱。
了解到事物无常的本性,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的看到事物的一体两面,我们才能拥有圆润无碍的智慧,对于发生的任何事情,我们才不会感到意外,我们也可以改变因缘,来改变实现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才能够发起真正的慈悲心,真正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二,一切情绪皆苦
悉达多研究痛苦,追本溯源,他发现,一切痛苦源于情绪,情绪即使痛苦。
而一切情绪,都源于自我执着,情绪会让自我感觉真实,强大,自我需要情绪喂养,让我们以为有一个恒常坚固的自我。
一切情绪皆苦,是因为所有得情绪都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我们错误的期望和判断。我们执着于一些稍纵即逝的东西,我们没有看到世界的无常,必然不严谨,不真实,有漏的观点,扭曲的认知,错误的目标。
情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错误的期望,我们希望于现在,过去,他人的表现符合自己的预期,以及因此产生的落差,从而到导致,焦虑,愤怒,抱怨,不满,挫折。
我们所谓的快乐,也只是在高估对自己有利的因素,忽略事实,享受无明的快乐。
我们希望别人尊重我们,我们希望一些顺利,我们希望好事不断,然而我们如果能看到造作的无常,看到事物因缘和合,就知道这些都是徒劳。
所有的情绪都会干扰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么的行为,同时加强我们的无明,想想有多少冲突,暴力,战争是因为情绪而起的。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来止息痛苦,电视,娱乐,游戏,却发现问题越来越多,文明在发展,精神却越迷茫。
悉达多发现,情绪虽然真实,但却不是我们本具存在的一部分,只是当某些特定的因缘聚合在一起时,才会产生的现象。
悉达多发现了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觉知,当我们能够识别并观察每一种情绪时 情绪的力量就会减弱。
若果能活在当下,过往不恋,过去发生的事情处理复盘获取有力的信息,不再产生过多的情绪,对未来的事情,也是做计划和分析,各种准备,不是担忧和恐惧,
以积极全然的心态来面对每一个瞬间,全力投入,充分的感受,放下先入为主的旧我判断,才是真正产尊需要达到的状态。
三,一切皆空
悉达多发现要确定某个东西真实存在的唯一办法,就是证明它独立存在。对于西大门而言,他发现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切事物能中的机制,无论是身体情感概念,都是由不稳固不很长的部分聚合而成,因此他们随时都在改变。
比如我们现在手里有到一本书,之前和之后都可能都不存在,所以准确的说法是,在”目前是”,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角色都是在,总是在追求永恒确定的东西,不愿意面对事物变化无常的真实情况。
悉达多所觉悟的空性,不会消除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他不是虚无主义者否定世间存在事物显现和功能,他并没有否定彩虹的显现,也没有说那根本不是一杯茶,我们能享受经验,仅仅由于能够经验某事并不能代表他真实存在,大多只是建议我们检视自己的经验,而且思维它可能只是一种暂时的幻想,如同白日梦一般。因缘聚合时任何事情都可能出现,但当因缘消散。
在佛陀证悟空性的时刻,他想到自己已经找到一条深奥安详,清晰圆满的道路,然而,这个道路如果想教给他人,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本想隐退山林。但天王因陀罗和梵天,都恳求他不要隐退临终,请求他为众人说法去打多尊重他们的要求,开始出山出山传法。
悉达多认为教法不易是千真万确的,在这个被贪婪骄傲和物质主义驱动的世界,只是教导爱和慈悲等其他的基本原则都已经非常困难了,更不用说空性和究竟实相,我们被短视的想法所控制,被现实性所束缚,我们喜欢即刻掌握而且有用的东西。
实用有效、延续存在、习惯、大家共识成了我们构造恒常世界的主要支点,其实我们只是以现象来代替本质,而现象是不可靠的。
在佛教哲学中,一切为心所觉受之书,在新味觉寿之前不存在,他亦曾于心不独立存在,因此它是不真实存在的。
悉达多认为在我们这个世界的经验视为一场梦境,他发现我们习性执着于此,梦幻般相对世界的显现,认为它是真实存在的,因此落入痛苦和焦虑的无尽循环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习性想象和贪浊中觉醒,修行和禅定是处理心流最迅速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
没有了解空性,你可以继续欣赏一切看似存在的事物,却不会把这些幻象当做真实而产生执着,很多事物不再坚固。你看穿这些幻象,因而能够提醒自己,从一开始都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也许你还会被刺激或变得情绪化,悲伤,气愤或热情,但是你会有信心。如同一个看电影的人,你可以放下剧情走出戏院。当你不在执着,你便能获得解脱自由。
四,涅槃寂静
佛不是个人名,而是指心的一种状态。佛这个字,是指一种功德,他具足“成就者”和“觉醒者”,换言之,是指净化一切染污并证得全知者。
佛陀的觉醒,了悟了一切和合事物无法恒常存在;他了悟了只要是源自我执的任何情绪,都无法导致快乐;他了悟了没有真实存在的自我,也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能被觉受。他也了悟了证悟是超越时间、空间,一切概念的。
悉达多的目标并不是要快乐,因此涅槃既非快乐也非不快乐——它超越了一切二元的概念。涅槃是寂静。涅槃确实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喜乐的境界,因为没有迷惑、没有无明、没有快乐也没有不快乐,就是大乐!
与大乐接近状态就是自由,摆脱一切观念,习性,到达光明本性。
悉达多所说的自由是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靠着个人的勇气、智慧和精进,可以在此生中证得。没有任何人不具备这种潜能,包括困在地狱道中的众生都一样。
对悉达多而言,究竟的安歇之所,不论是天堂或涅槃,根本就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从无明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实在要指出一个实质的地点,对悉达多而言,那是在印度比哈尔邦的一颗菩提树下,垫了一些干燥忘忧草的平石板,对你可能就是你现在坐着的地方。
小结
四法印是佛教最核心最基本的见地,也是佛教思想的主干,见底决定了动机和行为,佛教超越了慈悲、包容、利他和素食主义等行为,能否接受四法印,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接受佛教思想的核心标准。
当我们不但能够在智识上接受四法印,同时在生活中分析和践行,当能够在经验中去了悟这四项真理,我们便能化解对世界幻想的执着,这就是所谓的智慧。
如果我们能坚持以四法印为基础见地,在生活中思考与践行,不管你是否是佛教徒,都能带给我们正真的智慧和解脱,和谐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