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相比起小说,我在电影院最初被惊艳到的原因是这个版本的《小妇人》采取的是插叙的方式。相比起小说与94版电影时间顺序的叙事手法,我更加偏爱这个版本。这样相似片段的对照更加能体现出每一个人的成长。
我一直觉得《小妇人》的主题的“爱”更偏重于亲情之爱。它的核心始终是围绕着“家庭”展开的。无论是Meg和John婚后因为一条裙子的争执、Laurie和Jo之间更介乎姐弟之间的相处以及Laurie最后和Amy结婚的结局,都无一例外在爱情的成分里掺杂了不少关于“家庭”的讨论。
如果《小妇人》的核心是“家庭”,那么这个家庭的核心毫无例外是Jo。阅读小说时,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另外三个姐妹之中窥见自己的影子,甚至我们可以坦然地承认我们与其中一个人有多么相似,但Jo的独特似乎是任何人都无法学会的。但电影给我的第二重惊喜恰恰在于导演把重心从Jo的身上移开了那么些许。
我们能看见Meg从年少时对不够富足生活的不满足到对朴素家庭的热爱与希望,全片里我最爱她的一句台词不是在结婚之前对Jo的劝慰,而是在舞会上她对Laurie说的那句“让我明天再变回真实与高尚”。我们也能看见Amy对婚姻与爱情的改观这一过程。
其实不论是小说和电影,我始终最爱的是Beth这个人物,她是多么不起眼的善良人物啊。在其他三个姐妹里,她是性格上最完美的那个,但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个。命运使她早夭,这大概才是鲁迅所说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而Jo,她是整部电影最耀眼的那个存在。我相信没有人不羡慕Jo。很多人觉得她完美,而我觉得是她的不完美成就了她。她的脾气很坏、她的自尊心很强、她不时流露出的对生活的冷眼相看,这恰恰才是我最喜爱她的地方。她的一生也并非风平浪静,她的挫折甚至比其他人多出了许多。而造成这一切的确实是因为她的不放弃。她原本可以接受Aunt March的安排做一个乖乖听话的富家的媳妇,或者她也可以接受Laurie的求婚。但是她没有。她对生命无止尽的探究使她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通过苦难换来的。她也想过服输,她也因为孤独想要放弃“高处不胜寒”,她不是永远都满含着向前冲的力气。但当她想放弃的时候,当她想顺从去答应Laurie的求婚的时候,生活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了。她没有办法,她只能继续走下去。
我相信很多人都对Jo和Laurie意难平,在我最开始读《小妇人》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觉得,我不能接受Laurie爱上Amy这种安排。但逐渐长大之后,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Laurie对Jo的爱更多是出于被她的自由、不羁、独特的吸引。换言之,Jo是Laurie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是他穷尽一生的理想。Jo像火种点燃了他,让他看到了他所希冀的那些道路,但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只会越烧越旺,最后摧毁一切。Jo需要的是一个在她伤害了自己且伤害别人逃走的时候来追上她的人,而不是一个同时也选择逃避的人。
但我想,只有小部分人能成为Jo吧。大多数人都会成为Laurie,在平静的道路上享受最大限度的能抓住的幸福。
其实相比起小说,我在电影院最初被惊艳到的原因是这个版本的《小妇人》采取的是插叙的方式。相比起小说与94版电影时间顺序的叙事手法,我更加偏爱这个版本。这样相似片段的对照更加能体现出每一个人的成长。
我一直觉得《小妇人》的主题的“爱”更偏重于亲情之爱。它的核心始终是围绕着“家庭”展开的。无论是Meg和John婚后因为一条裙子的争执、Laurie和Jo之间更介乎姐弟之间的相处以及Laurie最后和Amy结婚的结局,都无一例外在爱情的成分里掺杂了不少关于“家庭”的讨论。
如果《小妇人》的核心是“家庭”,那么这个家庭的核心毫无例外是Jo。阅读小说时,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在另外三个姐妹之中窥见自己的影子,甚至我们可以坦然地承认我们与其中一个人有多么相似,但Jo的独特似乎是任何人都无法学会的。但电影给我的第二重惊喜恰恰在于导演把重心从Jo的身上移开了那么些许。
我们能看见Meg从年少时对不够富足生活的不满足到对朴素家庭的热爱与希望,全片里我最爱她的一句台词不是在结婚之前对Jo的劝慰,而是在舞会上她对Laurie说的那句“让我明天再变回真实与高尚”。我们也能看见Amy对婚姻与爱情的改观这一过程。
其实不论是小说和电影,我始终最爱的是Beth这个人物,她是多么不起眼的善良人物啊。在其他三个姐妹里,她是性格上最完美的那个,但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个。命运使她早夭,这大概才是鲁迅所说的“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而Jo,她是整部电影最耀眼的那个存在。我相信没有人不羡慕Jo。很多人觉得她完美,而我觉得是她的不完美成就了她。她的脾气很坏、她的自尊心很强、她不时流露出的对生活的冷眼相看,这恰恰才是我最喜爱她的地方。她的一生也并非风平浪静,她的挫折甚至比其他人多出了许多。而造成这一切的确实是因为她的不放弃。她原本可以接受Aunt March的安排做一个乖乖听话的富家的媳妇,或者她也可以接受Laurie的求婚。但是她没有。她对生命无止尽的探究使她得到的所有东西都是通过苦难换来的。她也想过服输,她也因为孤独想要放弃“高处不胜寒”,她不是永远都满含着向前冲的力气。但当她想放弃的时候,当她想顺从去答应Laurie的求婚的时候,生活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了。她没有办法,她只能继续走下去。
我相信很多人都对Jo和Laurie意难平,在我最开始读《小妇人》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觉得,我不能接受Laurie爱上Amy这种安排。但逐渐长大之后,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Laurie对Jo的爱更多是出于被她的自由、不羁、独特的吸引。换言之,Jo是Laurie想要成为的那种人,是他穷尽一生的理想。Jo像火种点燃了他,让他看到了他所希冀的那些道路,但他们两个人在一起只会越烧越旺,最后摧毁一切。Jo需要的是一个在她伤害了自己且伤害别人逃走的时候来追上她的人,而不是一个同时也选择逃避的人。
但我想,只有小部分人能成为Jo吧。大多数人都会成为Laurie,在平静的道路上享受最大限度的能抓住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