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写作是一件表达自己的事情,我也总爱跟学生说“不会写作的人是悲哀的,因为不能向别人表达自己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会写作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被人理解是快乐的!”事实上,自己是一个很悲哀的人,时常为不能表达自己而深感痛苦!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实在汗颜!教育写作更是从未敢触及。
今天看了郝老师《教育专业写作进阶之路》的回放,关于不愿写作的分析顿感句句中招!不敢写——羞于表达,不会写——无从下手,不能写——缺少输入!总之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想的多有时是考虑周到的代名词,但也常常会成为一路向前的绊脚石,“做了,再说!”就显得极其珍贵!抛却瞻前顾后,“读了,再说!”是迈向写作的第一步!
郝老师还指出了写作修改的重要性,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好文不厌百遍改”提出了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观点,然后分别从字、词、句、篇都给出了修改的着力点。
结合自身,这个加长版的假期最大的收获就是过了把阅读的瘾。宅家的大量时日为重拾这个奢侈的爱好创造了契机,平时在学校和家之间疲于奔命,碎片化的时间很难完成对一本书完整的阅读,往往是看了开头几页不知道什么时候再看下一页,时间一长就被搁浅了。由于爱买书的习惯一直保留,所以竟然发现家里有那么多自己一直想读却没读的书!
悉数一下,可供阅读的书目不少,但专业的书目却不多,看来还是缺少专业书目的阅读呀!决定明天购些专业的书来!不进行专业阅读怎么实现专业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