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开课的几点思考

这个春节,我们在和时间赛跑,全国上下都在聚焦“新冠”,都希望早点能将疫情控制住,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能正常起来。学校作为学生聚集的地方,很多地方都将开学日子的推迟的2月中旬以后,开课时间的推迟,意味着上半年这个学期就可能会被压缩,尤其是今年参加中、高考的学生和家长,心中的那份急切可想而知。这两天不少学校都将电子课本进行了分享,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公布了网络课表。这无疑是在非常时期最好的解决方法。


网络开课,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线上课程。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方式更加灵活,可以跨越空间的阻隔,学生在家,老师亦可在家;也可以先录课,等学生有时间时再听课;学生也可以同一课题听几位老师的讲解;规模可以更大,收听的学生只要带宽允许,可以涌进几个班的学生。总之,它带来的是一场革命,激活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绝对主动,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来掌握。但目前的缺陷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学习有效性上,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极有可能滥竽充数,课堂的有效监督是件大难题。另外,人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会被冷冰冰的屏幕隔断,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流于形式。就目前而言,面对镜头来上课,与面对学生来上课,教师的镜头感是需要长时间磨合和锻炼的。


这场革命迟早得来,如其等待,不如早点触网,以下提几条粗浅的建议:

1.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品网课。我们不可要求将之前的课堂照搬过来,请每位老师录节课挂在网上。同一年级同一课程的老师,可以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进行组织分工,直接授课的交给表现力好,镜头感强,语言功底好的老师;有一定网络基础,活动十足的年轻老师可以负责课堂的组织、考勤和作业批阅;信息技术优秀的老师可以制作生动直观的课件或微课穿插在教学中。

2.创新作业形式,重视解决问题。在作业的形式上,减少非此即彼的客观题的数量,尽量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出发,甚至可以跨越学科的界限,可以是一篇数学日记,或者是一篇科学小论文,亦或是生活调查问卷。让生活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积极鼓励组建学习团队,学生学会分工,共同面对未知的和已知的难题,让学习建立在团队努力的基础上。

3.改革评价机制,实行弹性激励。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检测,减少传统答卷式,鼓励生成式成果展现。可以分阶段地以完成阶段性任务为目标,调用所学的知识,打造一份专属的学习成果。评价时可以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可以鼓励行业代表的加入,也可以让一起的学生互相评价,还可以发布在网络上。学生的成绩评价更多元,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片绿叶可以给自然一片生机,然而只有“真善美”能体现一个人的美德。 ...
    妖精_0634阅读 1,553评论 0 2
  • 01 昨天,参加一个公号的征集活动,翻看小茗同学的旧照,看到几张他小时候“看书”的照片,再看看他成长到现在的种种表...
    迅图阅读 4,440评论 0 2
  • R:态度与行为之间很可能不存在相关或者相关性很弱 I:我们习惯性地认为问题的标准答案只有一个,却往往是可用多种方法...
    心声树洞阅读 8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