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的各个方面都成为了传统哲学中的重要命题,有关意识的一些表达,比如思想或情绪,也成为了一些临床科学的研究主题。但是对意识本身的本质,还是没有在广泛意义上进行临床研究。
医学上仅仅将意识推定为大脑的一项功能。这一点,在下面这句话中有所反映“病人苏醒了(恢复了意识)”。这种惯常的、狭隘的认识,都假定了意识是一种世俗的物理现象,且毋庸多言、不言而喻。
其中一个反复为人所关注的命题是:人类意识深处,究竟有些什么?生命的能量和认知能力,都是缘起于一种物质基础吗?究竟是人体支撑了意识,抑或反之,意识和生命的能量维持了身体的运转?鉴于提问的角度是由发问者的因果规律这一成见界定的,发问者的意识层级就预设了答案的本质。对于问题,每个提问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他们的答案,也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意识层级。
笛卡尔的著名论断“我思,故我在”,反言之则是“我存在,所以我思考”。因为思考是有形的,所以笛卡尔是正确的。有形的东西必定都首先是存在的,所以才会有形。笛卡尔认为,只有意识是有形的时候,才会认识到自身的存在。但是历史上其他哲学家对此持有异议,他们通常声称,意识无“形”无“相”,而实际上,“形”和“相”是产生于无所不在的矩阵之中的。现代物理学家对此表示认同,比如大卫·玻姆就曾提出过“封闭的”宇宙和“开放的”宇宙的概念。
假设没有意识的存在,那“形”和“相”就无从理解。也许可以说,“形”和“相”是没有独立存在的知觉的产物,本身是转瞬即逝、受限制的。而意识确是包罗万象、无边无涯的。
。一个人认同自己的身体,是因为精神感受到了身体的存在
那观察和认识到生命中的所有主客观现象的,又是什么?是意识本身,它同认识和体验两者都能产生共鸣。两者都是纯粹主观的意识。意识本身不是由内容决定的,就像鱼儿在大海中游弋一样,思想也在意识之中流动。海洋是在鱼之外独立存在的;大海的内容也并不会界定水的性质。意识像一个无色的射线一样,将其观照到的事物照亮因此,在世界文学中,它都是与“光明”联系在一起的。
仅仅认同于意识的内容,就是自我体验如此局限的原因。相反,如果认同于意识本身,就会知道一个人的真实自我是无拘无束的。如果一旦超越了这样一种局限的自我认同,自我就可以被视为等同于意识本身,我们就会“觉悟”。
纯粹意识体验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种永恒的感觉(或者说是感觉的永恒)。意识体验可以超乎所有形体和时间之上,随处可见。它被描述为“是怎样”或者是“存在”,并且在宗教典籍中,被称作“个体存在”。意识并不承认对立,后者只是个有限的视角。觉悟了的境界是“合而为一”,在这种状态下,没有对立与分裂
和传统医学不同的是,身心治疗方法从人类意识本质的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出发,它更着眼于治愈而不是治疗。
所有的手法,都不是着眼于影响细胞质,而是那些环绕四周、穿行其间并且决定了身体状况的能量场。
比尔·威尔逊将戒酒无名会的特点归结为“心灵的语言”。
所有这些在人类智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所作的种种开创性工作,都有一个共同点。我们或许还可以认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缘起。比尔·威尔逊从绝望的深渊中得出的启示,并非是来自于某种概念上的理性,也并非来自其他任何对于自我的集中反思,而是来自于跃升至高等精神境界,来自于将自我提升至一个充满了无限光明和能量的所在。这种脱胎换骨的体验,使得数百万的人得以痊愈,而这仅仅是能量场标度值在600及以上的那些伟人能量的证明而已。正是在这个水平,有形的意识体验开始转向无形,两者在此交叉。
这一无形的能量,这一“高等能量”,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十二步骤自助疗法以及千百万个康复病例的基础。它同所有那些智力探索的偏远分支具有同样的能量源泉。这些分支已经没有太多向前的推进能量,倒是在想尽办法熬过去。这就是纯粹意识的能量本身。